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丁蔚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7月31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大连银行、通联支付、常春藤论坛共同承办的“智慧金融·与吾同在——移动金融高峰论坛”在大连举行。来自电子银行界精英及学术专家就移动金融的现状、未来发展战略、金融信息安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丁蔚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了题为《移动金融创新与实践》的演讲。
丁蔚在会上介绍了当前移动金融发展的趋势及经历的三个阶段。她认为,移动金融走到现在已经是3.0的时代,应该努力合聚各方资源,实现产业融合进程的提速,然后形成“移动金融生态圈”
移动金融是未来金融的业态趋势
丁蔚引用的美国IDC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10亿部,是PC出货量的3.16倍。又有腾讯科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球手机用户数已达67亿部,中国手机用户数已达12.24亿部。至此,“人手一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前,人类生存的三项最基本原始需求(饮食、出行、交友)实现方式均已呈现明显的“移动化”特征,“移动生活”已成常态。
随之而来的“移动经济”也在迅猛增长。2013年,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达到5.37万亿元,移动支付交易1.25万亿元,同比增长707.0%;2012年,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3.66万亿元,移动支付交易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
丁蔚在会上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人口数达6.3亿,渗透率达46%,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5亿。与社会经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必然由“鼠标+键盘”加速向“拇指+手机”的移动金融方向进化,互联网向移动端的迁徙已成定局。而正在发力的4G超宽信息高速公路加速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移动金融发展进入3.0阶段
丁蔚认为,当前移动金融发展的阶段主要三个。移动金融1.0阶段,延伸银行服务半径,金融服务开始可以通过手机获取;移动金融2.0阶段,连接线上和线下,实现近场和远程的一体化的移动金融服务;移动金融3.0阶段,合聚各方资源,产业融合进程提速,形成“移动金融生态圈”。
关于移动金融3.0,丁蔚强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衍生出很多的生态圈,而金融已经开始在无形之中融入到不同的非金融生态圈里。
浦发银行移动金融实践
丁蔚还介绍了浦发银行努力打造的移动银行、移动营销、移动支付、移动生活、移动社区“五位一体”的移动金融业务体系的手机银行。
此外,丁蔚还介绍了浦发银行的微信银行模式。她介绍说,微信银行的核心是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快捷菜单,用贴近微信等虚拟社区用户的方式完成交互性“微理财”,而其特色是“闪电理财”、“闪电结购汇”等。在功能上已经实现了包括“账户管理”、“转账支付”、“融资取现”、“外汇贵金属”、“生活服务”等在内的微信银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