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4年11月26日,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移动金融创新与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围绕移动金融“创新”与“发展”两个主题展开,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国家部委相关领导、移动金融试点城市负责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媒体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支持媒体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以下是本网有关于此次研讨会的相关报道。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杨文升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杨文升参会并发言,他表示建设银行移动金融业务在2014年急速发展,并在移动金融助力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不俗的成绩。
杨文升表示,从2013年年底到今年10月末,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27%,交易量增长147%,交易额增长107%,客户在移动终端上办理的缴费业务已经超过了其他渠道。杨文生认为该行移动金融突飞猛进的增长一是源于建设银行互联网金融建设奠定的坚实基础,二是与全社会移动技术的快速进步是分不开的。
杨文升同时认为发展移动金融对于推进普惠金融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三农领域的普惠金融,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又是值得深耕开发的金融业蓝海。杨文升指出移动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有利于解决两点迫切需求,一是填补农村地区和三四线城市银行物理网点和服务人员不足的缺陷,而是有助于利用大数据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授信问题。同时移动金融也有利于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推动便民服务领域进一步发展,诸如医院挂号缴费服务等。
最后,杨文升提出银行移动金融服务还需要在业务创新和安全保障两方面继续精进。
在业务创新方面,杨文升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努力整合人们日常的各种功能需求,实现一机在手的全方位生活服务;二是打造基于移动终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既包括商业银行自身的产品,也包括其他第三方金融产品;三是在产品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移动终端的特点,利用移动终端的优势;四是利用手机的交互功能和银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为移动金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安全保障方面,杨文升认为银行业界存在三点业务共识:一是银行要充分发挥金融IC卡硬件芯片的安全功能,在现有线下交易安全基础上拓展硬件芯片的使用,把硬件安全和密码系统建设结合起来;二是银行应充分利用风险监控平台,加强事中风险防范和智能识别风险的能力;三是在银行加强资深风险管控基础上,需要加强针对客户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使用移动终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