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聚会、发红包、买年货、购车票……手机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也趁着节日期间针对移动支付进行各种不法行为,如果稍不留神手机里的钱则可能进了坏人的口袋。
1月21日,腾讯金融支付举报平台“腾讯大金融安全”公布了2016年度移动支付用户受骗较严重的15个城市分析报告,向网民揭秘春节期间高发的多种移动支付诈骗手段,并提供了安全支付的方案。
腾讯大金融安全团队表示,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工具安全性很高,资金损失率远低于百万分之一,比其他传统的支付方式如信用卡还要高不少。在完善的安全机制保护下,不法分子几乎只能通过“诱骗支付”的方式来侵害用户。报告显示,2016年青岛地区54.05%的受骗者为男性。20至40岁之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容易上当受骗。案例统计显示,青岛地区用户最容易遭遇兼职刷单、交易不发货及假货、冒充客服等三类诈骗。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手机支付用户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勿随意点击、扫描或输入账号密码;对于任何支付和转账要求,务必要核实清楚。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