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和《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该文件显示,2016年银行卡发卡量、存款、转账等各项服务均高速增长,但取现业务却出现了下降。挖财研究院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突破,纸币在现实交易中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无现金化”成为商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业也迎来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二线大城市移动支付
占近八成场景
《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6年银行卡取现业务呈现了不增反降的特点。2016年取现179.98亿笔,金额65.50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0%和10.46%。而《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则显示,截至第四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2067.20万户,POS机具2453.50万台。较上季度末分别减少57.60万户、148.60万台。与之相对应的是,2016年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崛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让大到买车买房,小到买一个鸡蛋饼都可以用手机来付款,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移动支付占了近80%的场景,这无疑正在颠覆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有47.5%的客户都是因为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而选择了移动支付。
各家银行“杀入”
移动支付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在互联网颠覆行业格局的时代,能否创新求变积极拥抱“互联网+”,是一个企业能否扩大客户群体、持续发展的关键。谁能够提前嗅到市场变化,及早布局,谁就能将挑战变成机遇,成为“互联网+”的受益者。
除了使用“免费”这招留住用户外,各家银行也正在大力“杀入”移动支付市场。在支付消费领域,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与银联联合手机厂商推出Apple Pay、Samsung Pay及Huawei Pay等支付方式。很多传统银行卡机构也通过推出银联“云闪付”近场支付方式和覆盖更多商铺在海内外“收复失地”。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支持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支持线上消费积分。比如招行、浦发、交行这些银行都实现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的积分支持,中信、平安(部分)等银行开始为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定制多倍积分的信用卡。
责任编辑:晓丽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