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范一飞任金标委主任委员 阐明下阶段金融标准化工作要点

    张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6-23 11:38:04 范一飞 金标委 金融安全
    张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6-23 11:38:04

    核心提示第四届金标委组成方案包括58名委员,其中主任委员由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3人由“银证保”三会副主席担任;副主任委员6人由央行科技司司长和“工农中建交”5大行行领导担任。

    范一飞任金标委主任委员 阐明下阶段金融标准化工作要点

      6月22日上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金标委”)换届大会暨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第四届金标委组成方案包括58名委员,其中主任委员由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3人由“银证保”三会副主席担任;副主任委员6人由央行科技司司长和“工农中建交”5大行行领导担任;秘书长由央行科技司副司长担任;其余委员47人由央行相关司局和直属企事业单位,“银证保”三会相关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化研究机构等单位人员担任。

    范一飞任金标委主任委员 阐明下阶段金融标准化工作要点

      委员总数较上一届增加8人,新增委员来自部分商业银行、协会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单位。此外,蚂蚁金服、财付通、中金金融认证中心列为观察员单位。

      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的推进为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对金融监管也更有帮助。“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金融业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称,“随着金融标准逐步从技术向服务、业务、管理理念延伸,未来可在业务规范、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近年来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发布金融行业标准13项,截至2016年底,现行有效金融国家标准共53项,金融行业标准共136项,为规范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支持。

      金融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深化。2016年共推荐我国25名专家加入8个ISO/TC68国际标准工作组,目前我国有51名专家加入21个ISO/TC68国际标准工作组。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我国金融业首次申报的《银行业产品说明描述规范》被ISO/TC68批准为国际标准项目,是我国金融业首次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由外汇交易中心主导开发的ISO20022外汇业务报文通过国际组织认可,是我国金融业首次主导研制的国际报文。我国芯片标准成为亚洲支付联盟的技术标准。

      范一飞称,下一阶段金融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建立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以标准规划为指导,搭建适应金融业新形势的标准框架和体系,科学划分金融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加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重要基础设施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金融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培养互联网金融等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加强标准间协调,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

      二突出金融风险防控基础性标准。统筹制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原则和监管要求,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和监管标准,统筹制定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统筹制定资产管理产品等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产品统计和监管标准,制定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风险监测、计量标准,提高风险防控精准性。

      三强化金融业标准的落地实施。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推进行业标准公开。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计量标准,通过政策引导、示范试点、监测认证等方式强化标准实施,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竞争性标准的有效实施。发挥金融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全国性金融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持续推进金融国际标准化。完善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战略、策略,确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可行路径,在第三方支付移动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等重点领域加强跟踪研究,争取主导更多国际标准研制,强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对口单位建设,研究我国金融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应用、推广,推动我国更多优秀标准走出去。

      近日央行等5部委联合发布的《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立了“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的发展目标。《规划》要求金融业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0项以上,推动3个以上金融业社会团体发布团体标准;金融业标准水平明显提高,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显著增强;金融业标准实施效果显著增强,新发布的重点金融业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金融业标准化机制更加完善,对金融业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导研制金融业国际标准取得实质性突破。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