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关心区块链的人很多,而且看起来似乎也很热闹,但懂它的人并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区块链的生活类应用太少。倒是像比特币这类精英人士才可以把玩的虚拟货币为更多人所知道。但,区块链真不是用来发币炒作圈钱的。
关于区块链,人们常见的说法是它能决信任问题。笔者明显是穷得玩不起比特币,所以,这次我们不说比特币,单说信任的问题。
区块链真能消灭中介,重建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很难相互信任。在商业活动中,我们更愿意把信任问题交给靠谱的中介(当然不是万恶的黑中介)。银行、房产中介、支付宝等成为融通上下游的重要机构。
然而,我们现在又开始嫌中介的成本太高,他们总是要收各种费用,虽然那些费用看起来都是应该的,但我们还是想把一切信任问题交给机器,于是,区块链这样一种被称作是信任的机器出现了。
简单说,区块链是一种“全民记账”的技术应用模式。参与相关活动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本,作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于是,理论上信任的成本会变得很低。这么来看,机器信任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但全民记账模式要求更多人参与到记账活动中来,这本身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毕竟中介的存在,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作业的一种需要,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现在又要消灭中介,大量耗费资源,这明显与当前的经济学常识相悖。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区块链能解决一些信任问题,但目前的条件下,全面解决这个问题还很困难,除非区块链的效率更优于现在,而资源耗费大幅降低。
把信任交给智能?
除了区块链,我们似乎还可以把信任问题交给其他机器,比如人工智能。我们信任人工智能的表现,并不是下棋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智能投顾的出现。
智能投顾的基础是大数据,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前提。
我们相信大数据分析会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面对信息大爆炸,我们的知识面显得越来越窄,接收信息的效率和准确率也越来越低,而机器可以更全面更精确高效地进行归纳和分析。
所以,我们把信任问题交给智能机器,看起来是个很智慧的做法。
不过,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实际上是在人为干预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迭代与优化。而这个优化,是根据既有的人类知识存储以及人机交互之后的数据分析来进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知识存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其实都是人的智慧,而且所有的知识结构的优化都是按照人的意志来布置完成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后期的人机交互往往会产生一些BUG,比如某人工智能应用去年就因为人机交互过程中出现一些负面吐槽的“言论”而被关了“禁闭”。
结言
机器能解决部分信任问题,但社会的进步仅靠人工智能、区块链这类技术应用并不能真正带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简而言之,机器文明不等于人类文明。我们要解决信任问题,还是需要靠人类自身的整体修为提升来完成。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都是我们进行技术革新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好好用,别迷信。
机器服务于人,人掌控机器。机器作为一种效率工具,利弊权衡,全在人心。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