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来源:一本财经 2018-04-10 11:02:58 监管 区块链
         来源:一本财经     2018-04-10 11:02:58
    区块链

    核心提示第一个由国家主导的区块链应用项目已落地。

      去中心化,自由,打着这样旗号的区块链来了,带着摧枯拉朽的气势。

      区块链真的能完全去中心化吗?真的能带来绝对的自由吗?

      实际上,早在2016年,ICO和区块链的概念刚萌芽之时,监管就将区块链“一眼看透”,并规划好了其未来所有路径。

      就像是孙悟空无论如何都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这场声势浩大的区块链革新,最终的命运,可能早就注定……

      01 神秘报告

      2016年12月,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版了《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当时,对于区块链这个概念,鲜少人听闻,媒体上,也只有寥寥报道。

      这份报告,也并未激起多大的浪花。

      “早在两年前,政府已将区块链看透,报告的专业性和透彻性,是惊人的。”某巨头公司的区块链负责人金烨称,他后来读到这份报告时,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而这份让人震撼的报告,正是出自时任贵阳市市委书记陈刚之手。

      此后,陈刚被国家钦点,于去年5月,调任河北,全面负责雄安新区的工作,成为“千年大计”雄安背后的“大脑”。

      这个掌握着中国顶尖科技与金融创新力量的大脑,对于区块链,到底是如何认知的?

      “看完这个报告,基本就可以窥探到,监管层对于区块链的所有思维脉络图。”金烨称。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如今,区块链的玩家们,一直在抱怨,政府没有“尽快明确”对区块链的政策。

      但如果他们研读过这一文件,他们会意识到,政策其实早已清晰,且毫无悬念……

      02 主权区块链

      “报告有86页,字字金玉,值得仔细揣摩。”金烨称。

      在报告的最前面,就讲述了在区块链的推动下,互联网的发展将完成华丽“三部曲”: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和秩序互联网。

      关于信息和价值互联网的讨论,我们在讲述区块链的魅力时,已反复强调。

      但“秩序互联网”,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而所谓的“秩序互联网”,就是利用区块链的技术,创新社会组织方式、治理体系、运行规则等。

      也就是说,区块链将被监管用于治理社会当中。

      而在这个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一个创新概念:主权区块链。

      在报告中,反复强调:区块链技术发展,必须在国家主权范畴下,在法律与监管下。

      这就是监管,对区块链技术立下的底线和最重要的规矩。

      主权区块链和其他区块链一样,也有点对点、不可篡改、可信任和价值转移的特点。

      但这其中,又有很多不同。

      报告从8个层面做出了对比。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两点。

      从治理层面,要求尊重网络主权和国家主权,绝对不是“超主权”或者“无主权”的价值交互。

      而为了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区块链进行监管。

      而监管的策略就是,从技术上提供监管节点的控制和干预能力。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监管层要设立一个“超级后门”,对整个区块链进行上帝视角般的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权区块链上的价值认定与流通,最终将通过法定数字货币得以实现。

      在报告的最后,直白地点明,法定数字货币,将是未来主权区块链上的价值认定和流通的最终实现方式。

      这意味着,法定“数字货币”和各种“虚拟货币”间,已划出了清晰的界定。

      而央行在去年上半年,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预计人民币数字货币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推出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

      而虚拟货币最终的命运,将由法定数字货币来裁决。

      03 监管工具

      政策制定者早就开启了上帝视角,并向所有人立下了“主权区块链”的规矩。

      特别是,“主权区块链”概念,完全驳斥了“代码即法律”的自由主义观点。

      “技术引领者,试图充当理念引领者和规则制定者,希望独占全球互联网治理议程设定、规则制定和基础性资源分配权”是“不可接受的”。

      换言之,技术不是法律,更不可能取代法律。

      再换言之,技术的归技术,凯撒的归凯撒。

      这就决定了,区块链技术,不可以超越主权。

      搜狗CEO王小川早已参透,他曾说,区块链的生存空间在“公司信用之上,国家信用之下”。

      在报告中,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确实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但同时,也是一个新式的治理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的监管方式已显现出了落后状态。

      特别是在瞬息万变,创新不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牌照制、备案制,都无法再满足监管需求。

      无论是数字货币交易市场,还是ICO的乱象丛生,现金贷、P2P借贷等一系列问题,都体现了监管的滞后。

      技术如此爆炸迭代的时代,监管同时需要与时俱进。

      一个“技术驱动监管”的概念,开始被提出来。

      人大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技术驱动型监管的核心是,利用技术实现对于监管数据的触达、辨别和获取。

      此时,区块链的出现,恰如其分,时机刚好。

      04 上帝视角

      主权区块链,是如何形成监管的“超级后门”的?

      报告中,提到了区块链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绳网结构”。

      “绳网结构”的概念很简单,就是把不同应用目的的“链”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网”。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但是,这个网络中,会有一些特殊的节点,拥有“穿透”整个网的能力。

      除了“穿透”,还可以“干涉”。

      报告中称,一旦发现节点出现问题,司法部门还可以对账户和节点上的资产进行冻结。

      监管机构有予以撤销或强制停止的权利。

      这真是一套上帝般的监管网络,一眼看透所有节点,资金和数据的流动,完全在监管的掌控之中,甚至随时干涉。

      这套结构,将如何运用在场景中?

      报告中,提出了12大可以用区块链的场景。

    泄露天机的报告:监管早已规划好区块链的路径

      比如,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上,就可以用区块链,在金融的流动过程,监管作为“特权节点”,全面监控。

      “特别是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加上主权区块链,将塑造一个透明的世界,资产的流转、数据的流动,都将难逃法眼。”金烨称。

      05 未来之路

      在明白监管的思路之后,回头再来看市面上的区块链项目,发现能“揣摩圣意”并不多。

      他们都奔着“去中心化”的路而去,高喊着“为自由而战”。

      而巨头们,却显得智慧温婉很多。

      不论是百度,还是阿里,其区块链项目,都遵循这一点。

      “很多巨头的项目,都给监管留好了后门,可以随时监控。”金烨称。

      智慧的玩家,都知道顺势而为。

      比如,某个完全按照“主权区块链”打造的区块链项目,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工信部开源计划,成功成为“区块链国家队”的一员。

      在各个领域想要有所作为的区块链创业者们,在提笔写下白皮书前,都应当首先读透这份86页纸。

      否则,最后的项目,不论好坏,都可能成为“空气项目”。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回雄安。

      陈刚正在按照他两年前的版图,全面布局。

      去年11月,蚂蚁金服和雄安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承建雄安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今年2月,由雄安政府主导的首个区块链租房平台已悄然上线。

      这意味着,第一个由国家主导的区块链应用项目已落地。

      政府和它背后的大脑们,已开始点滴践行着“主权区块链”的建设。

      结语

      在面对这轮区块链的浪潮中,监管显得淡然自若,恐怕他们早就成竹在胸。

      国家数字货币,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主权区块链的建设,正在点滴进行。

      “要么就是绝对的自由,要么就是绝对的集中。”曾有一位区块链专家预测过区块链将带来的命运。

      如今来看,结局已定。(文/来笑)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