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制图/王橙子
人类天生对新事物好奇,如果这新东西还能和“挣快钱”沾点边儿,那这玩意儿就能迅速在投机者的人群中“炸”开。而如果还一群群的大妈闻着味儿跟来,那么这个圈子基本就处于疯魔状态。区块链便是如此。
上周在微信群里听了一场语音直播,主题是关于区块链的。在直播过程中,这位嘉宾表示,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机遇无限的同时,也伴随着乱象丛生。行业需要一群有职业操守和职业理想的媒体人来净化一下环境,用她的话说,这个行业再没人监督,怕是要出事。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东西,机会越大,而风险也对等地大。目前有哪些风险正在消磨区块链的命数呢?三颗毒药正等着区块链服下。
毒药一:幻想过剩
起初,区块链被人为地赋予许多超能力,总觉得它能改变一切,能颠覆一起。本来,想象力丰富是个好事儿,但这些人先是幻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怎么相信,也不愿意去实现的世界,然后去引导别人跳入他的幻境,陷进丛生,不断迷失。
有在圈内跑会的媒体同行曾表示,“以前听会,有些专家把区块链捧上了天,没觉得什么,只觉得未来的蓝图会十分广阔。可现在在听他们说未来,总觉得都是在吹牛,一眼望去总觉得那专家像个骗子。”
“现在关于区块链的会,还是谨慎参加,我怕那些专家现在吹牛吹多了,他们失了身份,我还得吐。”
区块链,幻想过剩,被捧得越高,到时候摔得也最疼。
毒药二:焦虑不堪
笔者曾在《区块链里的梅毒和青霉素》一文中介绍过区块链圈子里的一些焦虑。币圈内外的人焦虑,链圈内外的人也都处于焦虑状态。这些焦虑也让一些人开始铤而走险。近日,竟然还有人在某平台明码标价地发布“空气币项目需求”。
焦虑在币圈的表现最为明显,而一旦焦虑,人们就会变得盲目。
原本在链圈还有一帮人在潜心研究如何落地,因为焦虑,逐步开始有人变得急躁,选择放弃,转而又进币圈挥霍一通,回到原点。
毒药三:骗局横行
从传销币到ICO,再到拙劣白皮书横行,韭菜一茬又一茬地被割掉,接受市场“洗礼”后的韭菜们开始意识到,链圈和币圈外,骗圈更大。受民众“觉醒”,监管施压的影响,打着区块链名义的骗局一度骤降,但隐患并未彻底消除。
近日,EOS超级节点的竞选在区块链行业里成为大热门,多数人还在未能了解事件缘由的情况下,盲目介入,鬼知道这些节点里到底藏着天使还是恶魔,一切都尚未得到论证。
结语
区块链虽被我们赋予太多的责任,加冕了很多光环,但不切实际地幻想,盲目的焦虑,并不能对他有任何帮助,特别是这个圈子里还有那么多的骗局和陷阱,严重伤害着行业的信誉。
理财原本是一件“高端”人群才配想有的社会活动,然而第三方支付将这类社会活动变得更为普及,让他们如早上刷牙时用的牙膏一般,从奢侈品变为一般的快消品,于是他们成了,而且是大成。
同理,区块链解决一些问题算是小成,若想大成,也应如第三方支付一样,要有一些为大众接受的“快消品”,否则,此前三毒,无解。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