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继5月22日、29日郑州银行、长沙银行相继过会后,海安农商行和重庆银行已分别于6月1日和6月4日将申报材料报送证监会,本周两家银行将出现在A股首发企业名单中,排队银行将再次增至17家。
根据证监会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31日,郑州银行、长沙银行已通过发审会,西安银行、兰州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江苏大丰农商行、浙江绍兴瑞丰农商行、江苏紫金农商行、苏州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9家银行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浙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厦门银行和亳州药都农商行5家银行处于 “已反馈”状态;安徽马鞍山农商行的状态为“已受理”。
英国《金融时报》根据监管文件估计,17家银行(包括郑州银行、长沙银行)的筹资总额可能在400亿元人民币至900亿元人民币(60亿美元至140亿美元)之间。
尽管对完全放开IPO审批管制的预期渐渐减弱,但自去年以来,证监会加快了审批流程,缩短了等候的队伍。截至今年5月底,IPO排队企业数量为300家,其中28家已经过会,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2家,远少于2017年1月的674家。最新排队等待证监会审批的拟IPO企业名单中包括17家银行,其中16家至少已经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审批程序。
根据万得的数据,按过去12个月盈利来计算市盈率,17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的估值将低于当前行业6.9倍的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热衷上市与其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日益迫切的补充资本金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使资本得到有效补充,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加强信披透明度;另一方面,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带动公司进一步发展。
太平洋证券的银行业分析师董春晓表示:“如果银行定价过高,市场将不会买单。许多去年发股的银行已经跌破发行价。银行股股价现在非常低。”
早些年不少资产规模“狂奔”的地方银行,近年来都面临着资本充足率快速下滑的问题。因此这类银行一直在积极筹集资金,力求达到《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充足率规定。
再加上在今年金融去杠杆、MPA考核从严等方面压力下,地方银行对资本渴求更为强烈,上市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但是,分析师也表示 “目前的市场如同一盘棋……没有新资金进入,大家都是卖掉旧股才买新股,所以人们只是在比较不同板块的估值。”
此外,今年内地的上市审批流程并不是统一对所有银行都友好。今年3月份,在香港上市的徽商银行撤回了在内地的二次上市申请,哈尔滨银行也在今年3月发表了类似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以来,银行股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不佳,一路下行,迭创新低,甚至出现大面积破净的现象。但总体来看,银行股频现破净不会影响银行IPO的决心,因为只要IPO成功即能募集到资金来补充资本金。(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