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WEMONEY讯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为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之一。中国Fintech发展与中国金融普惠路径的探索几乎同步,新技术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普惠金融产生核心驱动力,已是今天Fintech发展的题中要义。
8月16日,《Fintech视角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报告》发布会于北京举行,报告由宜信宜人贷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发布。报告充分剖析了在新旧动能转换期金融科技如何支持实体经济,解决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据悉,此次报告共分六部分,内容包括Fintech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优势及问题,Fintech与普惠金融“普”、“惠”和“人本化”特质的融合及fintech各业态、各种技术的发展脉络等。报告还就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建立、中国普惠金融测度和评估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论述。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金融压抑的存在引发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Fintech正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互联网技术与普惠金融天然共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资源配置提供了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使更多人群和区域获得包容性增长的机会。报告还就当前行业监管特点与“逐步收紧,持续整治”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监管经验,在监管模式、监管主体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进行了探讨。
此外,从报告显示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数评价结果看,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金融普惠指数也较高,而欠发达城市的普惠指数仍然较低,金融普惠依旧紧迫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告还显示,区域金融科技服务质量与fintech资金成本率和投资收益率的综合表现呈现了非常强的正相关性,而金融科技行业信用体系及其他基础行业体系的建设,正是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价格的适配性提供了更大可能。金融科技行业基础体系越健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包容性越高。
在该报告发布同期,还同步发布了其子报告《网贷服务实体经济》。报告数据显示,网贷在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群体方面的实践成绩斐然。网贷行业起始于2006年,截止2017年末,网贷行业向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的贷款。到2018年6月,我国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7万亿元。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