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257亿元 同比增7.12%

    陈莹莹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8-08-28 08:15:01 中信银行 净利润 银行动态
    陈莹莹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8-08-28 08:15:01

    核心提示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57.21亿元,同比增长7.12%;资产总额58,074.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

      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57.21亿元,同比增长7.12%;资产总额58,074.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

      2018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10.52亿元,同比增长5.85%;其中非利息净收入达312.44亿元,同比增长15.39%。

      资产质量压力有所释放

      数据显示,严格执行不良确认标准,资产质量压力有所释放。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08.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5%;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严格不良贷款认定,对于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降级不良,截至报告期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93.92%,比上年末下降15.46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资产总额58,074.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792.9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71%;吸收存款总额35,879.9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9%。中信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34%,一级资本充足率9.3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3%,各级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要求。

      战略转型红利渐显

      作为2018-2020新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信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发展规划要求,扎实推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从“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436.49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3.8%,已成战略转型“压舱石”。该行深耕大客户“链式”营销,形成“以大促小,以大带小”的发展局面,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对公存款日均余额28,718亿元,较年初增加610亿元,继续领跑股份行;积极优化对公资产业务的区域和行业结构,提升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持力度,有效对接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实现了资产业务稳健、有质量的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对公贷款余额20,8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02%。其中,六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76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86%。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281.29亿元,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4.7%;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9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1%,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62.9%。其中,面对市场变化,个人财富管理服务加快创新步伐,管理资产以及新签约客户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为16,937.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7%;零售大单品“薪金煲”新签约客户数达12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5%。

      由“量”向“质”提升转变,金融市场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在国内“去杠杆”以及国外经济金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积极转型,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金融市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11亿元,同比增长82.73%;外汇做市交易量0.65万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做市排名保持市场前列。该行重点打造同业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同业+”,截至报告期末,平台签约金融同业法人机构达1,011户,比上半年增长24%。中信银行还积极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截至报告期末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2,918.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41%;为客户创造收益271.75亿元,同比增长36.43%。

    责任编辑:晓丽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