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深圳设立金融科技公司
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工商信息,该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15日,注册资本较小,只有2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金融科技相关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法定代表人为黄烈明。
工商银行成为首家拟态防御试点银行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全球网络化进程的推进,在极大地便利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攻击者只要发现并成功利用一个高危漏洞,就可能给系统带来难以预估的安全风险。传统防御技术需在提前了解攻击特征与新披露的漏洞的情况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出有效响应,难以有效应对未知漏洞、后门以及层出不穷的攻击方式。拟态防御技术提出通过系统自身的异构设计主动防御的新思路,并在工商银行率先实现金融服务场景的试点实施。
首批香港虚拟银行牌照争夺正酣
随着8月底香港正式关闭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申请,一场金融科技巨头之间的牌照申请战悄然开启。首批申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机构不乏知名金融科技机构,包括腾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众安保险、小米金融、中国平安、汇丰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29家大型金融科技或银行机构,他们将以独资或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参与申请。不过,市场普遍预期香港最快会在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发放8-9张牌照,这意味着首批申请者通过率仅有1/3。
12家上市银行拟成立资管子公司
目前,已依次有招行、华夏、北京、宁波、交行、光大、平安、南京、民生、兴业、浦发、杭州共12家上市银行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拟出资金额从10亿至100亿元不等。从目前的规划上看,上市银行均采用了全资持股的方式,不少银行表示,在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是国有五大行中唯一一个提交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的,而工、农、中、建四大行目前仍未见动作。分析称四家银行暂无“行动”的原因,首先可能在于如何协调处理资管子公司与旗下公募基金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目前银行资管子公司监管细则尚未颁布,关键要素有待明晰。
消费金融明年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元
火爆的消费金融市场又迎来“新人”。近日,360金融宣布上线消费金融子品牌“360分期”,正式进军分期电商领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19年我国消费信贷(含房贷)市场规模将突破40万亿元,自2011年起复合增长率约为21%。不过,目前消费金融发展进入红海时期,分期电商市场已出现一些大玩家,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以及乐信等品牌。
央行168号文背后是港澳台支付市场的一场新战役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使用和宣传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办〔2018〕168号,要求银行及在2018年9月1日前做好相关宣传培训工作,确保港澳台居民能够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正常办理相关业务。通知的下发带来一个信号:港澳台用户之后或只需要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即可办理内地银行业务和支付业务。
银保监会划重点:防风险仍是银行下半年工作关键词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近期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求。会议指出“金融业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仍然突出,非法金融活动形势比较严峻”,并确定了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即互联网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不良贷款、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随着去杠杆稳步推进,金融既有效防范风险又服务好实体经济,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近期,包括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召开的会议表明,下半年,防风险的方向没有改变,虽然短期内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因素已被大大消除,但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没有真正解除的情况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将难以真正受到遏制,防控金融风险仍是未来关键词。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