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Flickr
最近,有两个话题挺火的,一个是垃圾分类,一个是Libra。前者关系到切实的民生问题,后者关系到全球的金融问题,都是大事,都和科技发展有关密切的联系。
关于垃圾分类,北京市西城区已经有了“人脸识别”垃圾的智能垃圾桶,而支付宝也于昨日(7月15日)上线了AR扫一扫识别垃圾的功能。
这是科技在试着改变生活。
Libra的出现引起了全球热议,其关注度一度窜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白宫里。而在国内,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以及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都在不同场合对Libra发表了相关的言论。
这是科技在试图改变金融。
看起来,科技还在履行它本该有的职责,改变这个还要改变那个。
科技有限信任公司
科技被人类发现改造并供人类驱使,本无好坏之分,善恶的天平掌握在人的手里。
欲发布的Facebook,其构建的社交网络帝国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改变,但也看到它因隐私问题引发了一连串的麻烦。
7月12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通过投票批准了与Facebook达成的和解协议,对后者开出50亿美元的罚单以结束有关针对其隐私问题的调查。
技术,不分善恶。
是的,小孩子才分善恶,大人只看到利益。而利益足以驱使人们在善恶的天平上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即使是人脸识别技术,最近也有人开始担心其有被滥用的风险。
有一些人期待Libra成为超主权国的国际通行货币,而超主权往往意味着监管失灵。谁能保证那个时候,技术就一定是公正公平?
所以,科技只能有限信任,信任其有改变一切的能力,但对科技驱使者保持审慎态度,监管不可缺位,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产物现阶段不应该存在。
金融无限稳定公司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十分悖反的现象。科技是一个更愿意寻求各种突破,到处横冲直撞的玩意儿,其稳定性极差,而金融却要要求稳定,不稳定往往意味着灾难。
这也是为什么价格忽高忽低的比特币无法成为重要的金融产物的原因之一。
所以科技能对金融造成冲击并不奇怪,也并不全是坏事,毕竟,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上,谁也不能落后。
但需要提醒的是,Libra若真的顺利诞生,全球金融定然会卷起一波又一波的大浪。
周小川于7月9日在“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认为,Libra对传统跨境业务、支付系统都产生了冲击。
盛松成在即将发表在《中国金融》2019年第15期的文章中指出,Libra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且会对当下货币主权、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但稳定是金融的关键,风控是金融机构的关键,这决定其在社会上的生死存亡。
我们总还是希望金融在进行科技加持之时能继续稳定发展,而不是比特币那样暴涨暴跌,像个有脾气的跳蚤。
谁才是天平?
科技的发展往往是进的,甚至是莽撞的,金融发展求稳,甚至是有些保守主义。要让金融与科技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事情,那太难了。双方必定是会在天平的两端进行争夺。
保持天平平衡的关键,除了大众的监督外,监管机构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