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上海银行:手机银行6.0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8-02 13:58:45 上海银行 金融机构案例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8-02 13:58:45

    核心提示“2019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是由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与战略合作机构未央网、和讯网联合主办,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及应用,激发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

    2019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参赛单位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移动渠道6.0新版

    案例简介:

    上海银行移动渠道6.0新版围绕“简.智”内涵推进数字化创新。在理念上,我们不刻意追求产品功能上的大而全,技术上的炫酷堆叠。我们认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只有悉心洞察,回归客户视角,找准客户痛点,才能找准方向,同时,我们用心研究金融科技在每一个细微点的智慧运用,全力打磨每一个服务旅程,提供无限贴近客户需求的更简、更智的金融服务。

    本次新版最大的改变总结为五个关键词:个性、智能、简单、连接、开放。

    · 个性:运用大数据,银行的个性化服务不再仅覆盖小众人群,而是普惠到每一位客户

    · 智能:金融科技充分助力,语音服务、生物识别让交互体验更自然。客户不再被迫适应机器、而由机器来适应客户

    · 简单:化繁为简、打造全场景财富管理。客户旅程重塑、客户级资产、全在线贷款、亲情账户管家,把简单留给客户,把负责留给银行

    · 生态:构建线上线下自营生态,连接千万人“消费.金融”需求

    · 开放:多维度、场景式的轻渠道拓客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行为和金融服务都在发生迅捷变化。客户和流量越来越聚集在移动端,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从场景中启动、嵌

    入并激发;同时,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等大量创新和技术运用也在移动端高速开展。如何让银行提供的服务在客户使用场景中充分体现,如何提升客户的移动化智能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上海银行始终选择走在同业前列,不断践行“智慧金融、专业服务”的核心理念,不断推进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创新,提供超预期的客户体验,移动渠道优先是上海银行的一贯坚持和战略选择。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一)技术创新

    1、 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洞察客户需求,让每一位客户感受到个性化金融服务: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360度客户画像,从客户性格特征(年龄、性别、职业)、金融需求(资产、行为、风险偏好)等多维度识别和洞察客户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包括:适应财富管理客户的高端尊享版;适应年轻客户的乐享信用卡版;针对老年客户的美好生活版;针对代发工资、社保、贷款等系列客群的专属主页及服务推荐;基于客户的搜索、浏览、咨询等行为动态适配个性服务推荐。(业内只有少数支持多特色版本,如招行的财富客户专享版)

    2、 运用黑科技手段,赋予手机银行“听懂客户需求”的能力:融和“语音识别、自然语义识别、声纹识别”等黑科技,提供“动动嘴”金融服务,支持语音唤起、语音搜索、语音办理、语音播报、语音核身,打造能听懂客户需求、为客户智能办理业务的手机银行。(支持全流程语音交互、业内鲜有此案例)

    3、 采用“机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智能销售,让产品到人更精准,人找产品更便捷:我们发现目前的投资理财越来越丰富,客户经常无所适从,市面上也有少数智能投顾产品出来,经过调研分析和客户访谈,我们认为还是要从简单理解、需求匹配、普惠等痛点更聚焦,基于此,我们从客户资产实力、投资专业度、风险偏好、性格特征和预期目标等五个维度切入,采用了机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量化模型建立了更智能、更贴近客户需求的智能投资专家服务,实现了上千种基金化简为4种产品组合,200元即可起购、门槛很低,赎回更灵活,并提供智能机器人服务交互问答、持仓分析、投资建议,客户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易于理解。(相比同业更加简单易于理解)

    4、 数字化风控,打造安全与体验的新平衡:我们认为安全是一个体系,要做好安全和体验的有效兼顾是目标。基于此,我们依托大数据风控、生物认证、SOTP等技术,基于可信设备、可信对手、可信地址建立客户核身体系,对客户登录及转账交易进行实时风险精准识别。简化可信交易的验证手段,对风险交易进行事中自动干预,提升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的体验和资金安全。(相比同业风险识别更精准,风险实时自动干预)

    (二)商业模式创新

    1、 化繁为简,打造全景线上财富管理:金融最终是要服务于人,核心是简便使用产品。在目前金融服务全面线上化的当下,客户也面临更多纷繁复杂的选择。我们认为,科技的发展,本质是要让服务更简单,基于此,我们在商业模式方面打造三项创新:

    (1)建立客户旅程数字化管理,实现财富旅程全新设计与端到端重塑:我们对客户的理财行为建立数据视图,发现客户日常操作的行为轨迹不同,对产品选择和理财需求也是不同。基于此,我们从交易思维向旅程思维转型,重新设计服务逻辑和客户体验,打造从财富资讯、财富体检,到智能推荐、一键下单,再到收益跟踪、到期提醒的全场景财富管理体验。

    (2)客户级资产、收支、收益一站式管理:我们采用了一些云计算技术,通过对客户数据主题化,我们全新推出“我的”频道,实现客户名下资产、收支、收益实时展示及一站式服务,并提供活期、定期、理财、基金、贷款、信用卡资产等一站式分类直观管理,并按客户习惯路径展示,客户可以全景式、一站式管理自己的财富。(业内首家覆盖全品类资产)

    (3)全在线信用贷款:当前互联网金融越来越火红,也改变了更多人的金融、生活观念,客户借款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客户越来越不习惯去网点办理,并且对放款、提款的便捷性要求蛮高。基于此,我们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全新推出全在线信用贷款产品,支持7*24小时在线申请、签约、提款、还款全在线办理,只需3分钟就可以完成从申请、签约到首次提款的全部流程。(业内首家支持全在线、且不局限于本行客户)

    (4)推出亲情账户管家,打造“家”文化服务理念:打造基于家庭关系的账号托付,托付后可以让亲友一站式的在存款、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资金归集等场景高效管理托付人的账户,让亲友更轻松、便捷、温情的享受金融服务。

    2、 融智之旅,护航金融生活:在数字化时代,金融不是独立的存在,已经与场景无缝融合。我们认为,金融服务要用心体现在每一个场景,基于此,在场景融合方面实现三项核心突破。

    (1)美好生活APP转型,构建自营生态圈:以连接千万人“消费.金融”为定位,聚焦用户美食、影视、旅游、娱乐、商超、健康等生活消费需求,品牌商和平台方入驻,线上线下联动,生活就应丰富多彩。更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爱,通过亲情账号、内容分享和社交活动,拼团、众筹、集赞、赠礼、代付等玩转生态圈,拉近家人距离,打造“有家,就有美好生活”。

    (3)及时提醒客户该办的事,打造金融服务管家。面向信用卡客户提供支付管家、额度管家,提供一站式的卡安全和额度管理,面向养老金融客户提供存单管家,提供客户级名下所有有效的纸质存单的聚合管理模块,面向代发工资客户薪管家,提供一站式的专属理财、服务、权益管理。

    (4)让理财、贷款主动连接客户的生活,打造金融自场景:我们用心甄选五星基金,客户可以一键设置每月工资到账后进行定投,一次设置自动执行,工作再忙都不耽误赚钱;我们对月光族和一花钱就肉疼的客户推出了心愿计划,设定一个小心愿、心愿所需金额和希望达心愿的成日期,系统帮你每周/月自动存,攒够钱还能赚收益。

    3、 线上线下全面连接,助力客户与银行无缝连接

    (1)打造有温度的互动平台:在客户与客户经理间搭建随处可达的沟通桥梁,突破物理网点的限制,让银行服务变得无处不在。不同于在线客服所提供的普遍化、标准化服务,新型互动平台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一对一精品服务;客户所面对也不再是冷冰冰的产品介绍或是被动问答话术,而是由专业服务人员主动为客户定制的综合金融方案。而内嵌一站式的产品购买流程,更能让客户在谈笑间轻松达成交易。

    (2)APP助力网点无卡、无纸化转型:随着客户行为习惯的改变(不习惯带银行卡、身份证),传统网点办理业务必须携卡的要求阻拦了很多客户,而现在只要有手机,通过APP扫描ITM二维码即可识别客户身份,实现ITM扫码存取款。通过网点扫码预填单,使客户在等候区就能完成90%的高柜业务,临柜仅需一键确认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3)特惠分行频道:个性化的分行频道,支持各分行灵活进驻,自主运营。通过LBS信息精确识别用户所在区域,并准确推送所在地分行的特色活动,让客户随时随地获取当地专属活动资讯。

    4、 轻渠道助力,打造O2O开放式获客

    (1)微信O2O获客:通过官微连接银行与客户,实现线上客户向线下网点流动。客户经理提供专属二维码,客户扫描客户经理专属二维码后可关注官微并获得电子优惠券,凭券至网点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礼品。(业内首家)

    (2)微信B2O获客:通过向企业提供专属二维码,实现企业员工自主扫码申请代发工资卡、社保卡等,并获取办卡进度、增值权益等一站式服务。

    (3)打造轻门户:提供“简单、清新、智慧”的移动门户。简单,即页面与移动端自适应,个人主页、企业主页随心切换。清新,即与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一致的设计风格,让客户感受精致海派风格。智慧,即能够记录客户行为,根据客户历史搜索、历史访问等行为提供个性化页面布局。

    解决行业哪些痛点:

    一、 推进普惠金融,让专业金融服务覆盖到更多人群,解决银行服务资源与服务对象规模不平衡的问题

    (1)老年客户移动金融服务一直是国家普惠金融所提倡,基于此推出了美好生活版服务,我们从“安全、简单、好用”三角度直达客户痛点,首先通过采红色配色,让老年客户感觉温暖,第二是柜面开通、指定账户转账等,让老年客户放心使用;第三是通过精选理财、一键式服务等,让老年客户简单使用,第四是采用放大字体、拟物化存单、存折展示等,让老年客户好用。

    (2)聚焦特殊客户群体,践行普惠金融和服务民生精神。在手机银行提供智能语音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中老年人、帮助视障人群享受无障碍金融服务,为用户带去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3)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风控模型的运用,即便是从未使用过上海银行产品的客户,也能通过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快速获得贷款资金支持,改善贷款难问题。

    二、 推进个性化风控,让金融风险控制不再依赖“筑高墙”,解决金融安全与客户体验的矛盾。

    通过大数据风险模型、复杂监控规则等,一方面对登录、转账等风险交易的实时风险精准识别,实现实施事中自动干预,拦截风险资金量提升 50%,手机银行盗用案件量下降 70%;另一方面极大提升客户体验,可信交易覆盖率50%,免除短信验证交易占比 20%,支持部分风险交易免密

    三、 推进个性化销售,让产品精准达到匹配客群,解决银行营销广告与客户打扰的矛盾

    从客户性格特征(年龄、性别、职业)、金融需求(资产、行为、风险偏好)等多维度识别和洞察客户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让银行提供的就是客户想要的,而不是无差异的产品营销打扰客户。

    四、 推进网点无卡化、无纸化,平衡客户行为改变与网点传统服务模式之间的矛盾

    随着客户行为习惯的改变(不习惯带银行卡、身份证),传统网点办理业务必须携卡的要求阻拦了很多客户,导致客户必须多次跑网点,甚至最终放弃交易。而现在只要有手机,通过APP扫描ITM二维码即可识别客户身份,实现ITM扫码存取款等多种业务办理。通过网点扫码预填单,使客户在等候区就能完成90%的高柜业务,临柜仅需一键确认即可完成业务办理,使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缩短80%。

    执行过程及风险控制:

    通过大数据风险模型、复杂监控规则、指纹声纹人脸识别等技术,对欺诈及洗钱、手机银行盗用、电信诈骗、账户异常交易等风险时间实现实时精准识别,实现实施事中自动干预,拦截风险资金量提升 50%,手机银行盗用案件量下降 70%;极大提升客户体验,可信交易覆盖率50%,免除短信验证交易占比 20%,支持部分风险交易免密。性能上支持99%100ms 内判断并阻断风险,亿级数据处理能力,2000+衍生特征变量。

    效果评估:

    1、 获客:通过微信O2O、B2O获客工具,实现办卡周期缩短50%,并实现每月上万级的新户。

    2、 产品销售:采用“机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智能销售:实现基金频道月访问量增长90%,月销售笔数增长10%。全在线信用贷款:通过从5*8小时扩展到7*24小时,从行内客户扩展到行内外客户后,在线信用贷款申请量提升100%。

    3、 活跃:通过个性化服务,使得APP月活跃客户增加30%,每次访问时长提升100%。通过APP与网点、ITM、远程经营、微信银行等行内渠道服务及营销场景的智能协同,打通与不同客群生活需求、权益使用的场景连接,实现APP月活跃客户增加30%

    4、 体验:财富旅程全新设计与端到端重塑,实现客户财富旅程的闭环,客户体验极大提升,客户漏损降低50%。打造有温度的互动平台,客户问题响应速度提升100%%,客户问题解决率提高50%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