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换脸App威胁“刷脸支付”安全?支付宝、银行回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9-02 09:38:14 刷脸支付 换脸 网络支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9-02 09:38:14

    核心提示“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8月31日,一款名为ZAO的APP爆火。

    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号注册,提交清晰的面部照片,即可将经典影视剧片段中的男女主角替换成自己的脸。因短时间大量用户涌入,31日当天,该APP还一度显示“服务器制作量过大,请稍后再试”。

    该APP的火爆,亦引发担忧:在刷脸支付盛行的背景下,“换脸”后的小视频若落入他人之手,是否会危及刷脸支付的安全性?

    “目前,网上各类换脸软件有很多,但不管换得有多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8月31日中午,蚂蚁金服官方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此外,在进行人脸识别后,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支付宝还会通过各种安全风控策略确保账户安全。比如刷脸支付功能需要用户进行开通操作,开通之后才能进行支付,用户也可以随时关闭。而且,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一位国有大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团队今年年初找权威机构做过人脸识别相关的检测,“在活体检测、视频攻击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后台算法升级会使防控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类似换脸的攻击威胁会一直存在。”

    “目前在手机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是作为辅助认证,要辅以短信等其他认证工具。小额支付领域风险较小,强调便捷,在有相关赔付保障情况下采取人脸识别问题应该也不大。”该银行人士说。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