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沪发布 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2-16 09:16:36 交通银行 商业银行 报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2-16 09:16:36

    核心提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沪发布《利润增速稳中趋缓资负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

    2019年12月12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沪发布《利润增速稳中趋缓资负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今年的报告不仅从商业银行经营情况、资产负债配置、资产质量等角度,深入分析了2020年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经营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两位报告负责人周昆平副总经理和唐建伟副总经理分别就报告内容为大众存在的疑问做出如下回应:

    问:2020年商业银行会有哪些新特征?

    周昆平表示,2020年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更高要求,银行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可能在4%—7%之间,经营态势将呈现五方面特征:一是生息资产稳步扩张,“回归本源”态势依旧。社融和M2略有提升,为银行资产扩张带来良好基础,但银行整体风险偏好可能有所下降,资产扩张仍可能较谨慎,全年预计生息资产同比增长7.2%,贷款在资产中占比仍维持高位。二是净息差稳步回落,流动性充裕缓解下行压力。优质资产相对难觅,加之LPR新机制的深入推进,可能带来银行贷款利率逐步下行。考虑到未来央行仍将加大流动性投放,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预计息差收窄可控为5BP。三是非利息收入延续回暖态势,但增速略有下滑。银行卡收入受风险管控力度的加大增速有所放缓;结算类业务仍能保持平稳增长;新型中间业务收入也将延续回暖态势,预计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5.0%。四是成本刚性上涨,降本增效有所减弱。金融科技的投入短期将抬升银行成本支出,但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行业成本收入比仍有下降空间,全年费用收入比下降1个百分点。五是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力度有所降低。逾期等前瞻性指标持续转好,存量不良资产逐步化解,预计不良贷款率将维持在1.85%-1.95%之间。银行将会继续采取稳健的减值策略,以丰补歉的导向以及监管对银行拨备计提的规范,可能带来银行拨备力度减弱。但仍需要重点关注部分民营企业违约风险、部分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中小型房企信用风险、信用卡资产质量问题、中小银行潜在的风险等。

    周昆平分析,从资产负债配置情况来看,银行资产端增速可能略有上升。在政策引导及非标严监管持续背景下,信贷资产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至56.5%左右。其中,中长期贷款、零售贷款的占比可能稳中有升。投资类资产配置需求依然较强,占比可能继续上升。负债增速仍将保持平稳,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仍将维持高位。存款成本压力将持续存在,但由于监管规范结构性存款、打击各种高息揽存行为的影响,存款成本上涨压力将有所缓解。受企业和居民投资意愿下降的影响,定期存款占比可能小幅提升。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仍可能通过提升同业负债占比,稳定成本。

    问:对于明年银行业经营管理有什么建议?

    周昆平表示,建议商业银行把握国家重点战略区域的发展机遇,在重点领域加大资产投放;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机遇,拓展高质量客户;把握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机遇,适度加大个人住房贷款配置;利用好银行业结构分化的机遇,发掘相关业务机会;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在主要领域力争有所作为;积极应对存款拓展压力,重点发力中小型、民营企业客户。同时,有效应对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及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兼顾短期和长远,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效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效率。

    问:2020年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唐建伟称,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小幅放缓到5.8%。我国面临内外需求走弱压力,进出口增速可能依然较低。整体投资增长5.3%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预期较弱,低基数效应以及短期中美贸易摩擦有望降温促进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上升到3.5%;基建补短板力度加大,但高基数和地方债务约束导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幅度有限,预计增长6%;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放缓到7%。居民部门杠杆水平持续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制约消费增速下探到7.8%。

    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加力提效。财政赤字率可能会适度提升到3%左右,财政支出额度提升到26.5万亿或者更高。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可能扩大到3万亿以上,减税降费规模可能有上万亿。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调上以扩信用调控为主,流动性供给适度发力配合。全年MLF操作利率可能回落至2.95-3.05%之间,LPR下调25BP以上。预计2020年实施“全面或定向降准”2-3次。广义货币M2与社融增速皆小幅反弹,M2增速可能达8.5%-9.0%区间,全年新增社融24.1万亿元,新增信贷19.5万亿元。监管政策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加强逆周期调节作用,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

    问:2020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应该关注哪些重点区域和行业?

    唐建伟表示,建议商业银行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一是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银行可积极布局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持续构建“同城化”金融服务,结合区域特色,做大做强民营外资企业、个人、地方政府等重点客户群,加大自贸区、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在跨境金融、基建互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催生金融增量空间。银行可积极把握跨境业务发展机遇,联动境内外两个市场提供“跨境+”融资支持。三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城际铁路、大兴国际机场等交通一体化;白洋淀生态修复、千年秀林等生态环保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等领域的投融资需求。

    唐建伟进一步表示,商业银行仍可以把握部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房地产内部结构调整加剧,“向头部集中”趋势渐强,银行资源需重点向具有融资优势且深耕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房企倾斜,并警惕融资环境紧缩下部分区域房企信用迅速恶化的风险。集成电路将保持较快增长,长三角区域优势显著。银行可利用产业链金融拓展设计类客户,通过银团贷款、投贷联动等方式参与制造环节,通过优选龙头切入封测领域。5G网络建设将带来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工程及配套领域相关企业发展,尤其是广东、长三角以及湖北等地区值得重点关注。商业银行可重点布局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领域、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医药行业可重点关注化学原料药、化学创新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等子行业,同时,警惕化学仿制药、中药子行可能存在的风险。高端装备制造业可重点围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进行布局,积极支持国产大飞机、北斗导航、轨交装备等行业,但需关注海工、船舶、机床等行业的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