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洞察金融界访谈,嘉宾为京东数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
金融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们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金天:央行数字货币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中心化发行,就是央行来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第二,双重投放体系,就是说所谓它有央行这层,也有商业银行这一层。日常在接触当中,存取还是通过你和一般的商业银行去完成的。第三,账户松耦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就是一张纸币,只不过没有纸的这个介质。它不像在银行里的钱,需要一个银行账户作为载体。央行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个账户,但是账户很松,零钱可以放到钱包里,也可以放到桌上,并不影响钱的这个价值,这是它的一个特点。所以基于这个特点,其实可以做很多离线支付,甚至不亚于网络,手机和手机一碰,所谓的碰一碰支付,这个钱就从我的账户里面到了你的里面去了,这也决定了它会有一些相应的应用的场景。最后,它在现阶段会与现有的体系并存,而且央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技术上也是保持中性的,可以既用扫码的形式,你也可以用NFC支付的形式,或者其他的一些创新的形式。
简单理解,央行数字货币,第一,要做的就是替代现金。第二,就是要满足一些场景和特定的人群的匿名的、小额的支付需求。过去这样的支付,如果是现金的话,央行是完全没有数据防控的,不知道这个现金给了你,你又给了谁,可能它虽然只是一百块钱,但不知道它流通轨迹。但对于数字货币而言,虽然是匿名的,在央行层面它还是能够知道,这个钱投放出去之后,经过了几手。那么目前来看,对于普通人来讲,因为落地场景现在还比较有限,主要们看到的就是交通出行,可能以后还会有一些城市管理和本地生活服务的应用,比如拿这个钱去缴水电费、物业费、垃圾处理费等。现在有几个城市已经在做这样的试点了,包括苏州、深圳。苏州当地政府做的一个事情是交通补贴的形式,用数字货币的形式发给你。但这个并不会增加货币总量,有些人会担心是不是现在要放水了,现在要去印钞了,所以搞出一些数字货币。其实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不会增加货币的总量,它只是会在很小的一部分场景上,做形态上的转化。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有一部分人可能,在一些小额支付上会更加方便了。一些离线支付,比如发红包,过去还要在一个群里面去发红包,还需要网络环境去发,现在可以两个手机一碰把红包发出去,这种小额的匿名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金融界:区块链可以说是2019年最火的一个词汇。可能我们很多普通观众对区块链最深的印象就是比特币。但其实除了比特币,我们也知道央行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目前也有了试点的测试,另外就是Facebook的Libra。想请教一下您,比特币、央行的数字货币、Libra到底有什么差别?
金天:现阶段很多用户对于比特币、央行的数字货币、Libra有一定的疑问和困惑。
第一,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且去中心化程度很高的虚拟货币。因为比特币属于广泛离散分布的平等节点,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边缘关系。
从技术层面来讲,比特币并不适用于日常支付的结算,比如一个村庄的所有人进行一笔交易,那所有的人都对账本进行调整,且保证账本不会被其他人进行篡改。从现实角度来讲,使用比特币来进行日常支付结算的效率极低,例如:我从超市买一瓶水需要所有人记账,某某买了一瓶水。类似于比特币的相关虚拟货币,在初期更多被应用于投机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炒币”。
比特币在一些跨境支付领域有一定的应用空间。首先,跨境支付的时效性低且成本较高,用户体验比较差。如果用户选择用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支付,其用户体验可以大大提升。其次,跨境支付受到的监管限制比较多,而使用比特币交易可以绕开监管。例如,一些地下经济、非法经济、洗钱等类似的融资可以通过比特币来进行交易。同时,这也是监管部门一直关注的问题。
第二,Libra是2019年由Facebook推出的,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年时间。Facebook发布其数字货币项目Libra,明确其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简单的说就是“惠普金融”。比特币和Libra的区别在于,比特币是需要使用矿机去挖矿,这样就可以拥有比特币。而Libra是挂钩主权货币,以美元为主,包括欧元、英镑、日元等等。你不像挖比特币一样,挖出以美元为标的的Libra。
Libra对金融业的野心来源于其拥有较大的用户量,一旦建成将惠及将近30亿的用户。按照Facebook对于libra的最初构想,透过Libra的各个节点很快就可以搭建一个结算平台。事实上这直接挑战了各个国家央行的货币主权。试想,假设商业交易都在Libra上进行结算,而不用现有的美元,亦或者人民币、欧元,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机构必然就是美联储。回顾前期创始libra的二十几家机构,涉及到支付结算领域的机构纷纷选择退出,譬如Visa、MasterCard等。
更为微妙的是,这些选择退出的机构对于Libra的立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亦或为自己找了一个退路,简单而言就是“我不做货币了”,我只做“跨境支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像现行的信用卡组织一样,我提供交易路径,至于客户选择用什么货币支付,我不去挑战。这些变化也逐渐使得各国央行对于libra有了一些放软的态度,特别是美联储对于Libra的强硬态度可能有所松动,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仍需要持续关注。
第三,央行的数字货币跟区块链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它并不具有去中心化这个特点,它是一个双层架构。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做的事情是替代M0。在一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使用现金,都已经电子化。但在高龄人群和下层市场,仍有现金流通的空间。例如,老人在交通出行时,仍然习惯于使用现金。在小超市、农贸市场、集市人们可能还会使用现金。而这些地方具有从M0向数字化转型的空间。实际上央行很早就开始推广数字货币了。
有些人说,受到Libra的影响近期可能加速了。我个人认为,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目前来讲,受Libra影响比较有限,更多的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结构去做的。并且,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长期,可能还没有到这一步。
您提到现在很多人提到区块链就会想到数字货币,其实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不止是数字货币。它是基于技术上有一个互信的机制,基于这样的特性,它可以做商品货物的一个可追溯机制。我们现在知道北京新发地的这个事情,那么将来这个农产品是不是有问题,它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其实都可以用区块链去做一个追溯,它是在农户,还是在运输的过程当中,还是在仓储过程当中,还是在大的批发市场,还是到分发的超市,每一步环节都可以去追溯问题出在哪里。
除了农产品,大家都很关注的婴儿奶粉,小孩的疫苗它是不是正规的疫苗,它是不是在一个很好的冷藏环境,这些都可以去追溯。包括疫情当中,很多用户买线上的奢侈品,我买的是不是真的,我买的是不是一个合规的渠道来的,这些其实也都可以追溯。甚至于二手交易,这个商品到底是流转了一手,还是流转了六七手,然后我提供了服务的这个机构我也需要去告诉用户。这些其实都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场景。包括我刚才提到这种供应链金融,包括代购的这种管理,其实都有区块链这样应用的一个场景。
所以我希望大家再讲到区块链的时候,不止想到数字货币,不止想到比特币,其实它是会有一个很大的应用空间。
题图来源:Unsplash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