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要求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但鼓励支付方式和谐发展,尊重公众自主选择权,针对不同消费模式,因地制宜的提出接受现金的要求。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将采取多种措施,打造多元化支付条件下的现金流通环境,包括保障公众合理、安全、顺畅地使用现金;持续优化人民币设计水平,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强化大额现金管理,提高现金流通效率。
央行货币金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现金支付有便利性和存在的必然,情况较复杂。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现金是不可能取消的,因此现金和非现金支付可能是长期并存的情况。
他介绍称,2015年以来,央行年度的现金净投放量平均是3,300多亿元,最高达到5,000亿元出头。流通中的现金(M0)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2019年M0的年均增幅5.1%。2020年11月末,流通中现金达到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据介绍,现在每年流通中现金总量还在上升,但流通中的现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稳步下降。原来现金使用量较大的区域,近两年也发生了变化,西部和中部地区现金使用量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2018年在零售支付领域,现金、银行卡和三方支付在日常在消费中的占比约为各占1/3,但今年的初步调查,现金使用比例降至10%左右。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金与其他支付手段仍需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比例。
该负责人也表示,随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金流通和周转速度在减慢。央行将对现金使用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现金使用后如何能顺利的回笼到银行或服务体系中。央行希望从宏观的角度提高现金综合使用效率。
此外,根据金融机构的类型不同,央行分别对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现金服务予以了明确和规范。
央行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现金服务作为基础性业务,充分考虑现金使用需求及存取便利性,确保现金业务网点及自助现金机具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满足公众需要。
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充分考虑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的兼容性,不得要求或诱导其他单位、个人拒收现金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不得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无现金支付或歧视现金支付概念。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