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双循环格局下中资银行国际化之路求变

    陆宇航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1-05 09:48:04 银行 国际化 首页
    陆宇航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1-05 09:48:04

    核心提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2021年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谋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2021年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谋变。据悉,一方面,不断扩大海外布局并不断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与供应链重要性不断凸显的当下,加力助推安全稳定的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并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背景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从海外布局上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中资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的总数达到1200家左右,经营区域覆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行2020年半年报显示,该行沙特利雅得分行、缅甸仰光分行、秘鲁子行等机构先后取得当地监管批复,海外机构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5个“一带一路”国家;工行奥克兰分行、巴拿马分行在2020年先后获颁经营牌照,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境外机构达到425家,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战略投资南非标准银行,间接覆盖非洲20个国家。

    依托海外分支机构,银行业有力支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当地经济发展,在支持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行不断优化区域机构管理,持续提升境外机构在客户营销、业务推广、产品创新、科技营运、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行加大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累计为沿线国家的176多个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运用出口信贷、国际银团、跨境并购、项目融资、跨境人民币、金融租赁等产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融资融智支持。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金融高水平开放不可或缺。“扩大金融业开放将为中国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和更加健康的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动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要通过高水平开放引进更多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参与国内大循环;通过金融开放为经济主体参与国际循环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升金融体系发展质量和风险应对能力。

    高水平、深层次的金融对外开放,无疑对银行业的国际化业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的中资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有待提升之处。中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中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认为,中资银行业境外资产分布偏于集中,非港澳地区境外业务体量较小。同时,海外员工结构以中国员工为主,海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对此,一方面,要对银行境外机构区域布局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对银行境外机构人员构成和客户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银行业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必须高度重视潜藏的风险。“比如高度关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做好流动性风险防范,更加注重监管合规;做好极端事件发生的准备,提前设计应对方案,减少因意外政治事件或贸易摩擦使中资银行境外业务遭受损失等。” 宗良、李佩珈表示。

    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防止在重点行业及核心领域出现问题。在未来布局全球化业务时,银行业也应当在这一领域做文章。

    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撰文表示,要帮助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实体经济建设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积极参与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建设,搞活‘中国制造’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匹配度,帮助更多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一方面,要避免所谓中低端产能过早转移到国外,防止产业空心;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持续‘走出去’,防止产品断供。从这个角度上看,中资银行在下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跟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步伐,帮助国内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构建更加稳定安全的供应链网络。” 宗良、李佩珈表示。

    在助力“双链”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技术创新仍然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我国企业若想完成技术的升级和产业链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靠自主研发投入,也需要收购国外的先进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来开展合作。”宗良、李佩珈认为,为此,中资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以更加方便的形式支持中资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以及完成对境外高技术企业的收购。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