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转股型永续债来了!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箱”种类丰富 需依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工具

    高萍 来源:财联社 2021-01-26 14:38:52 永续债 银行动态
    高萍     来源:财联社     2021-01-26 14:38:52

    核心提示一种新型资本补充工具正式落地,银行资本补充的“工具箱”亦进一步扩容。

    近日,随着宁波通商银行成功发行首单转股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永续债),一种新型资本补充工具正式落地,银行资本补充的“工具箱”亦进一步扩容。

    实际上,近期银行通过多种工具补充资本的动作不断,定增、可转债、配股、地方政府专项金融债等多种工具齐登场。分析人士认为,国内中小银行为数众多,疫情背景下,今年补充资本的压力仍较大,大型银行也面临监管要求的提升,各家银行情况各异,预计将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资本补充工具。

    资本补充“工具箱”扩容

    早在2019年,银行业首单永续债正式面世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即表示,会进一步优化条款设计,完善资本补充债券触发条件和损失吸收机制,探索发行转股条款的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时隔两年,银行资本补充的“工具箱”终于迎来了新成员。

    与此次全新的转股型永续债不同,此前商业银行发行的永续债均为“减记型”。转股型资本债券是一种含权的资本补充工具,与此前发行的减记型资本债券相比,当风险事件触发时,减记型资本债券将直接减记,转股型资本债券可转为股权并参与发行人剩余资产分配。

    央行表示,从国际实践看,转股型资本债券具有转股的保护功能,有利于加强投资者保护。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启跃亦表示,相对而言,转股型永续债因具有转股的保护功能,对投资者更友好。不过,他表示,这能否反映在国内银行业永续债的定价上,则有待观察。

    工具多样 银行资本补充动作不断

    事实上,银行拥有的资本补充工具十分多样。

    兴业研究近期发布的策略报告指出,2020年,在核心资本方面,上市城、农商行通过 IPO、可转债、定增、配股等多种方式补充,当年完成资金募集575亿;其他一级资本方面,优先股全年没有发行,永续债上量、扩面,全面开花,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全年发行接近6500亿,余额超过1.2万亿;二级资本方面,二级资本债发行同样超过6000亿,仍是目前广大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最为便捷的渠道之一。

    进入2021年,银行亦有频繁的资本补充计划。1月8日,邮储银行则公告募资不超300亿元定增获核准;1月21日,上海银行披露了拟发行200亿元可转债的方案;1月22日,宁波银行公布配股方案,拟募资不超过12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成为继江苏银行之后又一家公布配股计划的银行。而自2020年12月起,多地已完成地方金融专项债的发行,为多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对于银行选择何种补充资本的方式,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称,一般来说,一项资本补充工具是否受欢迎,合理定价和流动性是重要基础。国内中小银行众多,整体补充资本压力大,各家银行情况各异,预计接下来中小银行将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资本工具。

    不同的资本补充工具亦各有优劣。就配股而言,熊启跃表示,配股对于股价较高的银行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一个措施。一般只有股价表现较好时才会配股。配股对上市公司增资配股的总额有上限要求,一般不能超过股本的30%。

    但上市银行并不经常使用配股,周茂华表示,这较大程度是由于配股后需要除权。由于担心未来股价走势,可能出现部分股东参与不积极导致融资失败,或出现部分股东在配股前就抛售股票的情况。“配股预计不会大规模展开,大幅度破净的银行很难配股。”熊启跃直言。

    今年资本补充压力仍大

    补充资本金被业内看作是今年银行的重要大事。2021年,银行业仍将面临一定的资本、拨备和流动性补充的压力。

    兴业研究在1月8日的研报中指出,展望2021年,补充资本金仍然极为迫切,核心一级资本将是最主要看点:上市银行将各自突围,多措并举;非上市银行关注中小银行专项债的复制推广进展;固定收益型工具(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关注新品种(转股型工具)落地情况,及发行端市场化的进展。

    王一峰表示,2020年以来,受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监管部门推进金融机构普惠让利,以及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夯实风险抵御能力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明显放缓,资本充足率整体下滑。

    王一峰亦认为,2021年中小银行资本或面临系统性压力,资本补充压力突出,特别是对于部分上市股份制银行而言,疫情对资产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良核销和处置力度加大,加之监管部门推动普惠性让利,造成部分股份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明显。

    熊启跃也直言,无论是从拨备计提还是监管新规上等方面来看,今年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应该也不小。此前监管部门出台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后续也会制定相关办法对附加资本提出监管要求,部分入选银行资本压力将加大。

    在对于宁波银行近日拟配股的解读中,浙商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将落地,如宁波银行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中,资本监管标准将提升。配股如顺利实施也将有效缓解新规造成的资本压力,支撑未来规模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监管部门将继续以各项政策支持推动各类型银行资本补充,同时提前做好不良处置,为可能的不良上升做好准备。

    此前央行在《2020年金融稳定报告》中则指出,未来将继续有序处置重点机构风险。其中第一项便是“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公司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稳健性”。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