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仍有短板待补齐

    赵萌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2-05 08:57:34 中小银行 公司治理 银行动态
    赵萌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2-05 08:57:34

    核心提示实践证明,部分金融机构风险暴露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不完善,这一问题在中小银行中尤为突出。那么,目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又该如何改进和完善?

    1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专家普遍认为,《准则》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业内首份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体检”结果于1月22日“出炉”。银保监会发布《2020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总体情况》,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1792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被评为D级(较弱)的机构共209家,占比11.66%;被评为E级(差)的机构共182家,占比10.16%;被评为A级(优秀)的机构仅1家;其他近八成的机构是B级(较好)或C级(合格)。

    实践证明,部分金融机构风险暴露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不完善,这一问题在中小银行中尤为突出。那么,目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又该如何改进和完善?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

    “从评价结果来看,近80%的银行保险机构被评价为较好或合格,中等偏上的机构占据主流,可以说,首次全覆盖、多维度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开局’良好。”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强化公司治理是贯穿去年全年的改革重点。2020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系统提出了未来三年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和改革的路线图及时间表。

    “整体评价结果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钟形分布,这说明,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仍值得重视,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尤其如此。”郑忱阳说。

    受访专家强调,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地方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中小银行的地域特征较为明显,其业务发展与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联度较高,在不同情形下,其公司治理差异较大。很多中小银行的股东是当地政府,对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通常在经营理念、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系统支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这也将影响其公司治理效果的发挥。

    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监管部门从公司治理等核心问题入手夯实中小银行发展根基,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因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基础薄弱、体制机制相对不健全,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依然任重而道远。”郑忱阳坦言。

    有专家表示,目前部分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失衡,即股权过度集中形成“大股东控制”或股权过度分散形成“内部人控制”;二是“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形似而神不似”;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各类资本涌入银行业,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渐呈现分化的趋势。”曾刚表示,一种情况是中小银行股东持股过度分散,导致银行出现了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问题,关键经营管理决策由少数人掌控,极易出现治理失误和严重的道德风险;另一种情况则是股权过度集中,一些资本在入股动机方面并不满足于进行投资及获取利润分红,而是要谋取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或者要求对银行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为自身扩张提供足够的信用支持,形成“大股东控制”问题。

    “形似而神不似”主要表现在,虽然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基本都建立起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董事会运作不规范,部分非执行董事存在不能、不敢或者不愿履职的现象,少数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严重欠缺。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银行尚未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经营层的薪酬往往与短期经营业绩相关,致使银行经营层过度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银行的长远发展。如果同时存在约束不到位的情况,缺乏权力制衡的经营层则有较强的动机去从事机会主义行为,这会加大中小银行的潜在风险。”曾刚表示。

    “内外兼修”完善公司治理

    近期,银保监会接连发布《准则》《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文件。“这些文件是对过去一些要求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中小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应‘内外兼修’。”郑忱阳表示,一方面,中小银行需练好“内功”,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外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也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客户、社会舆论等要形成监督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准则》单设一章,首次在监管制度层面对国有机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提出总体要求,同时明确民营机构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王刚对此分析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我国中小银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政治优势。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