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消息: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行业标准《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价规范》(以下简称“《标准》”),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据了解,《标准》规定人工智能算法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基本要求、评价算法、判定准则。适用于开展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的金融机构、算法提供商、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等。
“无科技,不金融”已经成为了当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口号,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广泛的嵌入和应用在金融领域。风控反欺诈、营销、身份认证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领域。
《标准》从安全性、可解释性、精准性和性能方面开展AI算法评价,适用对象分为资金类场景和非资金类场景。
《标准》给出了详细的AI算法评价方法,包括查阅报告、查看系统、访谈人员、系统测试、攻击测试、算法测试、查看算法等。并给出了从安全性、可解释性、精准性和性能方面等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判定准则。
AI算法安全性为算法在金融行业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是决定AI算法是否可用的基础,只有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在金融领域开展应用。AI算法安全性评价主要从目标函数安全性、算法攻击防范能力、算法依赖库安全性、算法可追溯性、算法内控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评价方法与判定准则等。
AI算法可解释性是判断算法是否适用的重要依据,可解释性越高,算法内在逻辑、技术实现路径、决策过程、预期目标越明晰,算法更易于被理解、匹配、应用和管理。AI算法可解释性评价从算法建模准备、建模讨程、建模应用三个阶段提出基本要求、评价方法与判定准则等。
AI算法精准性和性能是计价算法应用效果及目标预朝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精准性和性能越高算法应用效果越好。AI算法精准性和性能评价从算法建模过程、建模应用两个阶段提出基本要求、评价方法与判定准则等。
《标准》建立了人工智能金融应用算法评价框架,系统化地提出基本要求、评价方法和判定准则,为金融机构加强智能算法应用风险管理提供指引。《标准》附录提供了金融行业AI精准性的相关指标定义。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