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国开行助学贷款累计发放近2300亿元

    周萃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6-09 08:47:36 国开行 助学贷款 银行动态
    周萃     来源:金融时报     2021-06-09 08:47:36

    核心提示国开行贯彻普惠金融要求,坚持“应贷尽贷”,对助学贷款不设贷款规模和人数限制、不增加额外条件、不收取任何费用,且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执行。

    “今天感觉考得不错。”刚刚走出考场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努尔艾斯玛·卡斯心情很好。她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一名高考应届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她在高考前就通过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的预申请,让她可以安心备考。

    又是一年高考季,全国1000多万莘莘学子走进高考的考场,为圆梦象牙塔而拼搏。在他们背后,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也已经做好准备,将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坚强后盾,帮助他们从容开启人生的崭新旅程。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力银行,多年来,国开行在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指导下,致力于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支持教育扶贫,有效地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高等教育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府,背后是源源不断的融资支持。截至2020年底,国开行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292亿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99万人次、1477万人。近5年来,国开行助学贷款年度发放额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维持在85%以上,平均每6名大一新生中,就有1名学生获国开行助学贷款支持。

    国开行与助学贷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河南。当年,河南省助学贷款业务招标出现流标,这意味着千千万万的中原学子来年将得不到助学贷款的资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国开行主动介入、勇担重任,克服自身网点少、人员少的不利因素,与河南省教育厅通力合作,依托各级教育贷款管理中心和各高校的助学贷款管理机构构建“银教合作”机制,开创了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从河南开始,国开行助学贷款业务开始向全国推广,并不断创新。2007年,国开行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申请贷款。截至今年5月,国开行助学贷款已覆盖教育部认可的全部2830所高校。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国开行贯彻普惠金融要求,坚持“应贷尽贷”,对助学贷款不设贷款规模和人数限制、不增加额外条件、不收取任何费用,且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开行更是扩大可贷款对象范围,实现了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仅2020年一年,国开行就为45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贷款335亿元。

    为便利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国开行逐步建立了“助学贷款IT系统群”“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基本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无纸化”办贷。这不但为受助学生提供了更为简单直接、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更让成千上万来自边远地区、大山深处的孩子体会到现代金融便捷化服务的魅力。助学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步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个金融产品,在向这些学生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国开行着力将金融安全教育覆盖全程。同时,国开行不忘强化金融安全和诚信教育,将普及预防校园金融诈骗等安全知识贯穿办贷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增强诚实守信理念,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国开行把助学贷款视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以助学贷款为抓手推进教育扶贫,致力于打造教育扶贫完整闭环。国开行对脱贫不稳定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等困难学生,以及高中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开通预申请,在高考前就为其认定了贷款资格,免除了学子的后顾之忧。国开行还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人社部、教育部指导下,通过举办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提供定向实习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帮助支持困难学生顺利就业。针对特困学生及其家庭实际困难,国开行认真落实特困生救助政策,利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代偿助学贷款本息,打造完整的教育扶贫救助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国民素质现代化,基础在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需要继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期盼,托举更多经济困难家庭孩子的梦想,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开行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开行将进一步发挥助学贷款主力承办行的作用,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完善业务模式,加大助学贷款服务力度,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安全教育,积极支持教育扶贫,以开发性金融照亮学子们的精彩人生路。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