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央行等量平价续做MLF 四季度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晓翀 来源:财联社 2021-09-15 11:10:30 央行 MLF 政策速递
    张晓翀     来源:财联社     2021-09-15 11:10:30

    核心提示多数机构认为,9月LPR、MLF利率保持稳定,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周三等量平价续做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市场人士指出,MLF连续18个月维持利率不变,续做量持平于本月6,000亿的到期量。市场人士指出,短期下调政策利率难度较大,但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再次实施降准,并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下调,进而带动企业贷款利率下降。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5日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9月15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MLF和逆回购利率与前期操作持平。

    财联社8月C50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多数机构认为,9月LPR、MLF利率保持稳定,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市场人士指出,9月MLF到期规模较大,央行实施等量续作,表明政策面支持银行中长期流动性适度宽松,短期内有利于带动信贷、社融增速等主要金融数据触底回升。此外,本月MLF操作利率未作调整,进一步打破了市场中部分存在的“降息”预期,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全面宽松,监管层仍注重在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之间保持平衡。

    平安证券固收分析师刘璐对财联社表示,9月流动性缺口不大,央行处于货币再次宽松之前的观察期,中性操作维持资金面贴近政策利率平稳即可。宽货币和宽信用的程度和急迫性都比较低,政策颇有耐心。

    方正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齐晟对财联社表示,前期降准释放资金已消耗较大,九月作为季末时点,在银行体系超储率偏低的情况下,央行适当投放部分资金维持基础货币平衡,以弥补自然产生的流动性缺口。

    此外,七八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对“宽信用”效果并不明显,短期央行或不需要通过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助力“宽信用”,叠加单纯降低MLF利率可能对房地产带来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央行选择对本月到期MLF等量平价续做。

    月末进行14天逆回购操作概率上升,四季度或有降准

    东吴证券宏观团队对财联社表示,央行在7、8月缩量续做MLF后,9月重回等量续做,市场对于流动性边际趋紧的担忧暂缓,从降准资金置换MLF的角度判断,第二次降准的时点可能就越晚。面临9月跨季和“十一”长假,央行并没有超量续做MLF,月末进行14天逆回购操作的概率上升。

    刘璐预计,年底可能是二次宽松的时点,10月预计会再次降准,但维持补流的中性状态,不是政策再次宽松的信号。资金面在这段时间是平稳,但是存单可能伴随信用端的发力有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对财联社表示,目前1Y AAA级CD利率在2.68%左右,略低于2.95%的MLF利率,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时点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充裕的。央行7月刚实施了降准,也表态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用好降准资金,因此短期连续降准的概率很有限。MLF降息的可能性更小。目前为止,未观察到MLF降息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