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科技金融助力商业银行贯彻乡村振兴案例研究——基于江苏银行兴化支行的样本分析

    吴满嘉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1-09-22 17:09:57 科技金融 江苏银行 数字金融
    吴满嘉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1-09-22 17:09:57

    核心提示江苏银行兴化支行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把握,将科技金融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主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对商业银行而言即使政治担当也是发展机遇,而其中科技金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案例中江苏银行兴化支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把握,将科技金融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一、乡村振兴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一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融资保障、建立健全种业发展融资支持体系、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研究支持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模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基层商业银行金融发展应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逐步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特别是加快自身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经济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拓宽金融广度和深度。实现供需双方共同受益,进而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金融科技助力基层银行乡村振兴

    从金融机构看,若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原则,则必须借助金融科技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好政策研究和风险防控的基础和前提,提供“融资+融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服务,增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农户和创新创业者的“造血”能力。

    一是金融机构应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网点服务“上云”,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应积极优化县域乃至村域数字金融服务,并借助农村征信体系建立和小微担保体系建设,探索适合“三农”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要逐步转为线上化、移动化,创立符合农村业务要求的移动作业平台,将理财、支付、信贷等服务移至线上,实现全天候、跨地域的移动服务,提升便利性与可得性。

    三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依托5G、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发线上服务平台或移动应用程序,推进全流程数字化的移动展业,支持涉农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破解农村偏远地区网点布局难题。

    三、江苏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江苏省是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和农业大省,多种农作物产量全国名列前茅。兴化市作为苏中地区的“鱼米之乡”,兴化大米和兴化大闸蟹等农业产品全国闻名,正是江苏农业大省的一个缩影,也是乡村振兴的良好样板。

    近年来,江苏银行兴化支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一系列举措,坚定不移站在服务乡村振兴前沿,以真心实意的情怀担当、真金白银的金融支持、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推动支行“三农”业务发展落地见效。截止2021年9月20日,支行涉农贷款余额59.8亿元,普惠涉农余额5.07亿元,“三农”行业贷款余额8.77亿元,其中农副产品及粮食加工类贷款3.77亿元。2021年全年新增投放“三农”行业贷款6.22亿元,其中新型农业主体产品贷款余额超过7200万元。各项数据在当地同业均名列前茅。

     1、上下同欲,助力乡村振兴有保障

    江苏银行总行于2019年发布了“融旺乡村”的“三农”金融品牌,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助力三农发展。在此基础上,兴化支行也是高度重视,致力于结合本地实际,多措并举,放大三农金融品牌效应。

    在总分行的有力支持下,江苏银行兴化支行近年来实现了对兴化美丽乡村农村土地治理项目的共计15亿元投放,极大改善部分乡镇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村居环境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21年4月份承销发行了苏中地区首批乡村振兴债3亿元,以多项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有力支持了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服务“上云”,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

    江苏银行总行近年来开发了真正的扫码出额度的线上产品-随E贷,通过科技金融在服务便捷上让利于“三农”企业,全方位提升“三农”企业体验感。针对兴化市区域面积广、乡镇多这一地域特征,江苏银行兴化支行网点服务“上云”,利用随E贷产品优势,开设多场“三农”金融专场座谈会,并在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金融专员驻百村”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支行克服网点和人员制约,采取大数据精准分析不同区域的金融需求和融资特点,采取客户经理网格化分区包干责任制,通过积极走访和电子银行直连,实现了城区单一网点对28个乡镇(街道)金融支持100%全覆盖。在科技金融助力下,信贷投放总金额在兴化全市15家金融机构中位列第2位、在江苏银行泰州分行系统内位列第1位。

    兴化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兴化市戴窑粮食交易市场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粮食加工生产基地,共有各类加工企业53家。粮食加工行业利润较低,必须通过大量购进原料,提高产能才能增加效益,特别是在粮食价格发生波动阶段,必须大量低价购进粮食,才能控制成本,故而企业负债率较高。支行2018年首先与兴化市粮食购销总公司达成授信合作。在企业无可供抵押资产的情况下,灵活变通担保方式,批量向当地多家粮食加工民营企业发放支农贷款近4000万元,有力支持了当地粮食收购工作。

    3、创新产品,力促三农扶持深发展

    在传统种养殖行业中,因农产品抵抗恶劣天气、疫病等意外事件的能力较差,故而农产品减产时有发生,如兴化的螃蟹养殖业就存在着户均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江苏银行兴化支行巧用小微担保体系和风险分担体系,探索适合“三农”的业务风险管理措施。以“随E贷”“新农贷”、“分险贷”产品的形式对部分养殖大户提供信贷支持。支行先后对接了一批粮贸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向粮食贸易行业大户成功发放泰州地区第一笔“分险贷”200万元。目前累计发放“新农贷”“分险贷”合计超过2000万元,粮贸行业贷款余额达6890万元,客户经营情况良好。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等景区作为近年来兴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点,是整个城市的新名片。为支持兴化旅游发展,支行投放兴化市千垛景区、兴化市文旅公司贷款15500万元,用于景区开发建设。由此衍生的乡镇河道整治、景区配套等行业,亦投放经营贷款合计金额5000万元。

    (作者系江苏银行兴化支行行长、兴化市政协委员,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