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管圣义:银行理财数据库已基本建成

    亓宁 来源:第一财经 2021-10-25 09:21:00 银行理财 理财市场数字化 理财
    亓宁     来源:第一财经     2021-10-25 09:21:00

    核心提示数字化是银行财富管理的驱动力,金融科技是银行理财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化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步入尾声,资管机构在组织架构、产品设计、投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面临考验,而理财托管数据的透明化在全面净值化时代也亟需数字化助力。在24日举办的2021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管圣义强调:“数字化是银行财富管理的驱动力,金融科技是银行理财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化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管圣义表示,目前理财市场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成效,而且成效较为显著,整个银行理财行业的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理财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统一工作。

    首先是理财登记系统的建立。该系统在银保监会指导下集中登记全行业的产品发行、投资、投资者、产品存续,以及资金清算决算全流程的业务要素,已经实现了与800余家理财产品发行机构的专线联网,涵盖了产品的发行数据、流量数据、存量数据、实时数据、余额数据等600多个业务要素。管圣义介绍称,目前理财产品的创设已经实行了线上化、程式化、流程化、数字化,理财投资领域更是应用了金融科技大数据,智能投顾、量化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数源规范和统计系统的设立。数据源的统一规范是金融行业的基础和标准,而利用大数据建立行业统一的监测模型,通过数字化、智能统计、云计算等把数据集中起来,为投资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监管也可以及时发现整个理财资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及时向市场发布权威信息,建立了理财市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发布体系和机制。

    再次,建设行业数据交换平台。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设该平台的目的在于,解决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发行人与代销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既能有效保护投资者,也有利于监管机构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理财产品销售的详细情况。

    今年6月银行业理财中心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全国325家机构和20家理财公司共计发行理财产品62.41万亿元,涉及2.55万只产品,全市场理财余额已经达到25.8万亿元,90%以上由个人投资者认购。从理财大数据揭示的理财转型成果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已达79.03%。

    尽管理财信息的透明度已经逐步提高,各机构也加大了理财的信息披露程度,但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

    管圣义认为,保证金融行业数据准确、完整至少要做到四点:第一,数据采集方面确定采集范围,保证数据能及时、全面进入大数据库;第二,制定明确的采集标准,即必须有数据源的基础解释,避免同样的产品要素在不同机构给予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导致基础数据混乱;第三,数据质量调查即数据治理。通过大数据模型进行比对,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校验,可以进一步确定数据是否符合逻辑。第四,在采集路径方面,要分情况对待。统一的业务系统更方便、更高效,能保证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各自开发的业务系统,则需要各机构内部相关系统对接统一的理财登记信息系统。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