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有“七山一水二分田”说法,独特的地理环境,勤劳有为的台州人,造就了多样特色的农业产业,比如瓜果蔬菜种植,海鲜鱼塘养殖、农家乐民宿等等。位于台州临海市的上盘镇,是台州市农业龙头镇,浙江西兰花规模化种植基地。通过多年持续经营和发展,西兰花成为带领当地村民百姓致富的“富贵花”。
台州银行打造村居“伙伴银行”,与上盘镇的劳动村深度结缘,金融聚焦在“三农”服务上,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有效信贷支持。劳动村,因勤劳而致富,也因有了金融机构的扶持,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腾飞的道路上有了“如虎添翼”。
西兰花农户的求变创业路
上盘镇劳动村,是远近闻名的“西兰花之乡”,村民种植西兰花有30年历史,全村仅有396户,从事西兰花种植的多达183户之多,村中还有9个西兰花收购厂,为周边种植散户提供销售渠道。
台州银行推进营业网点和金融服务下沉,并在更多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开设支行,把信贷支持送到金融服务薄弱的乡镇地区。成立之初,台州银行临海上盘支行,将金融服务重点锁定在当地的西兰花种植户上,通过“兴农卡整村授信”的方式,为劳动村村民提供批量信贷支持。村民不用抵押物,有效期可长达6年,在有效期内随借随还,消除了西兰花种植户对还款周期不长、资金链周转困难等后顾之忧。
随着反季节蔬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突破本村土地资源的瓶颈、扩大西兰花种植规模,村民们思考求变、奔波千里,前往内蒙古、宁夏、江苏、山东等地外扩西兰花种植地。
劳动村村民、西兰花种植户李师傅介绍说,“本地种植集中在9-12月份,外地种植往往是5-9月份,两茬时间是不同的,对种植户来说,就会出现租地、种子费用等前期投入。”
看到其他村民种植西兰花生活日渐富裕起来。李师傅决定种植西兰花,刚创业前期成本投入就要30多万,自身资金还有不少缺口。由于自身家庭条件一般,多家银行贷款申请迟迟没有回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台州银行临海上盘支行。
台州银行上盘支行客户经理小叶,通过实地走访与多方了解,认为李师傅为人老实节俭、收入也较为稳定,就为其办理了灵活方便的“兴农卡”,并放贷10万元很好地解决了李师傅资金流转困难。“没想到这么快贷款就下来”,台州银行的放款速度超出了李师傅的预想。
在台州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劳动村近1/3西兰花种植农户得到信贷支持,总授信金额达2530万元。许多像李师傅这样,因为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而走上创业致富路。
据了解,台州银行“兴农卡、小本贷款”等涉农金融产品,突出信用为主,解决农户“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强调对中青年群体的助梦创业作用,为过去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弱势群体,创造平等获取银行贷款的机会,成为农户致富好帮手,助力乡村振兴。
劳动村富裕大变样
一株西蓝花,改变原本并不富裕的劳动村。随着村民反季节西兰花的种植、加上不断扩大的西兰花种植规模,西兰花产值越来越稳定,村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可观。现如今,劳动村一般农户家庭年收入普遍在10-20万元,更好的还能达到30-40万元。普普通通的西兰花,俨然成为劳动村家家户户的“富贵花”,让劳动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随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富裕的村民们。这两年,劳动村陆续批出50-60间地基,平均一户两间的宅基地,其房屋造价加上屋内装修都要100万元以上。
李师傅通过种植西兰花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也有农村建房的新需求。但是一边是西兰花种植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另一边新屋建造也需要大笔费用投入。针对李师傅的需求,台州银行帮助他申请了“安居贷”,以解决新房建造资金周转的问题。
如今劳动村的李师傅,不仅搬进了村里的新居,也和其他劳动村西兰花种植大户一样,敢闯敢为,实现了在内蒙古等地反季种植西兰花的目标。如今的他不仅事业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浙江广大乡镇地区,像劳动村这样依托农村特色产业,得益于地方金融机构的服务助推,快速走上富裕道路的村居不在少数。
近些年,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领导下,作为一家立足支农支小的金融服务机构,台州银行推进“深扎村居”战略,与村居“结伙伴”,与农户“交朋友”。主动对接当地政府、村两委,发放村居预授信牌匾、选派驻村信贷员等方式与村居达成合作,目前已建立有效村居8521个,进一步巩固乡村“伙伴银行”良好关系,在金融扶持乡村振兴上的成效得以不断凸显。
截至2021年8月末,台州银行各项贷款余1232.2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875.85亿元,占比各项贷款余额的71.08%,较年初增速9.91%。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