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详读浙商银行2021三季报:立足服务民营小微实现质量双增,不良“降旧控新”现成效

    来源:财联社 2021-10-29 11:44:13 浙商银行 银行动态
         来源:财联社     2021-10-29 11:44:13

    核心提示浙商银行于10月28日公布三季报。

    浙商银行于10月28日公布三季报。财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4.16亿元,同比增长14.69%,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105.78亿元,同比增长4.28%。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在前三季度整体保持稳定。截至三季度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52%,拨备覆盖率185.18%。

    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浙商银行持续优化资产结构,保持较快的贷款投放增长,同时调整负债结构、适度降低负债成本,业务规模稳健增长,经营效益趋势向好。

    立足民营小微服务实体显成效

    前三季度,浙商银行持续加强对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9月末,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31万亿元,较比上年末增长9.49%,负债总额2.0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3%。

    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和决策部署,浙商银行积极践行责任担当,秉承服务民营服务小微实体经济初心,创新构建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浙商解法”。据了解,浙商银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均居股份制银行前列。1-9月,该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达15%,9月末普惠型小微贷款突破230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接近20%。

    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浙商银行一方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基于平台化赋能、线上化、服务创新等措施,持续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今年以来,该行主动降息、减息、减费让利规模达3.82亿元,惠及全国32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9月30日起,浙商银行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优惠政策,涵盖对公跨行柜台转账汇款、单位结算账户管理费、网上银行跨行转账等30项优惠减免。降费政策首周就为超1.5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费372万元。

    据介绍,浙商银行此次扩大优惠范围,是为了把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非息收入增长成季报亮点

    收入结构优化是浙商银行三季报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该行利息净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月实现利息净收入309.78亿元,同比增长12.22%;非利息净收入94.38亿元,同比增长23.61%。2021年前三季度,该行非息收入占比23.35%,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5.1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

    该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营收变动是由于利差改善,利息净收入增加,市场波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汇率波动汇兑收益增加。此外,以代销基金为主的代理业务在今年发展迅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行承销及咨询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负面影响。

    “去年浙商银行非息收入前高后低,今年前三季度前低后高的趋势很明显。”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零售等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有效拓展了该行非息收入,该行营收增速在目前已公布的股份制银行中是最高的,预计全年营收将会大幅增长

    将着力不良贷款“降旧控新”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务仍贡献了浙商银行整体业绩的半壁江山。自2019年来,该行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新增授信中平台化业务占比已达到四成。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浙商银行正在形成以所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客户为基础的平台化业务模式,正在不断切入中小企业产业链,前景可期。同时,浙商银行正在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存量风险加速出清,隐形风险压力减轻。

    该行近期披露的监管函回复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剔除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浙商银行其他贷款余额合计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8.29%,平均不良贷款率1.05%,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新增授信业务的资产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自2018年初新增的授信业务不良率为0.16%,远低于该行的整体不良水平。

    数据显示,该行正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该行贷款核销及转出总额分别为26.16亿元、46.88亿元、91.34亿元和56.14亿元。

    “下阶段,浙商银行将着力不良贷款的‘降旧控新’,继续加大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化解力度,提高处置成效。”浙商银行表示,该行还将持续完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大数据风险管理和预警平台建设,通过优化授信结构、调整授信策略,提升风控效率和精准性。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