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德勤发布2021年度《科技赋能亚太数字贸易》报告指出:在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开放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贸易正进入智能化升级。包括5G在内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落地,海量大数据叠加人工智能,让智能决策成为可能,帮助开启万物互联时代。技术升级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加入数字贸易的全球产业链,以满足全球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数字消费习惯,此中亚太将成为全球数字平台建设的生力军。
在政策利好方面,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合计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到2022年1月1日,这个惠及人口最多、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即将生效。RCEP将从消除关税壁垒、建立灵活的原产地规则、促进电子商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重视中小企业和技术合作等五大方面促进区域数字贸易。
“未来三年仍是数字贸易的发展黄金期。在亚洲范围,让人欣喜的是大量微型跨国企业正快速崛起,他们不仅把生意做到万里之外的多个海外市场,并将成长为未来全球贸易的主力。”德勤中国区副主席林国恩表示。
同日,浙江大学和蚂蚁研究院联合也推出了“RCEP区域数字贸易跨境支付服务指数”,该指数以RCEP协定15国区域内中小卖家视角出发,综合了参与跨境收款卖家数、交易金额、支付笔数、收款平均时长和支付币种等一系列指标,综合反映出跨境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活跃度以及支付效率和支付便利度,从跨境金融服务规模和服务质量两大维度来衡量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变化。
指数显示,尽管经历了全球疫情的肆虐,但从2018年一季度至今,RCEP地区的跨境金融服务仍然显示出强大的韧性。
特别是在规模方面,2020年跨境支付服务规模指数的年环比增速达到53.5%,2021年的年环比增速则为14.7%,两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以支付笔数为标准衡量的支付活跃度,远远领先于卖家的增长数以及交易金额的增长,在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6%,创下了历史新高。就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贲圣林教授解释:"这说明中小卖家在增加,订单逐渐呈现碎片化、小单化特征,印证了亚洲'微型跨国企业'的崛起势头。"
蚂蚁集团旗下万里汇(WorldFirst)中国负责人范简坦言,“在‘微型跨国企业’们出海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帮助到他们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地跨境‘收付兑’,才能迅速抓住分分钟都在变化的全球数字贸易商机。伴随明年RCEP协定的生效,中国的微型跨国企业还将迎来更大的风口。”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