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广电仲达:数字经济下金融机构不良处置的数字仲裁模式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4-25 19:41:28 广电仲达 数字仲裁 数据治理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4-25 19:41:28

    核心提示某银行在交易过程中,按照智能合约提取关键交易数据与电子证据的哈希摘要,将哈希摘要提交到诉裁通系统上传至仲裁区块链。

    网站文章置顶图750x300

    案例名称

    数字经济下金融机构不良处置的数字仲裁模式

    案例简介

    某银行在交易过程中,按照智能合约提取关键交易数据与电子证据的哈希摘要,将哈希摘要提交到诉裁通系统上传至仲裁区块链;在交易发生逾期、达到不良等级,则执行智能合约,将不良数据提交到诉裁通系统,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自动生成仲裁申请书、整理证据及证明内容,将案件提交到仲裁机构仲达智审系统。仲达智审系统收到仲裁申请后,智能完成立案、送达、组庭等流程,并且自动比对哈希、还原交易事实、草拟裁判文书。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数字仲裁是指通过现代数字化手段(见下文),以仲裁为核心,优化不良处置流程和效果,满足金融数字化转型需要。

    一、智能合约在不良处置的创新应用

    诉裁通系统(根据金融机构的需要做私有化部署),在业务过程中自动提取关键交易数据,将加密的哈希值自动上传至仲裁区块链;逾期到达一定账龄、风险达到次级或不良时,则按照智能合约自动整理数据,生成证据材料、仲裁申请书,批量加密传输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进而实时自动跟进和分析不良处置的状态。根据智能合约全流程自动执行,达到数字金融的不良处置的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目标。

    二、区块链技术在还原交易事实的创新应用(荣获专利)

    应用Hash 算法加密技术和区块链存储技术,对产生的银行上传的电子数据(电子合同数据、签章数据等等)进行哈希算法加密,生成独一无二的电子签名摘要,再对生成的哈希摘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去中心化存储在链上各个节点中。争议发生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快速验证电子证据,简化还原案件事实、比对证据的过程。

    1

    三、仲裁智审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荣获专利)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建模,在仲裁流程上实现自动化,进行智能立案、适配案件生成仲裁文书、自主完成送达、适配仲裁员的经验完成组庭。另一方面,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智能比对证据之间的逻辑关联,智能辅助生成裁决书,批量快速出裁。

    2

    四、构建不良处置平台方案

    金融机构通过诉裁通系统可直连全国仲裁机构。根据不同数字产品的特点和不良资产的情况,应用大数据能力,综合各个仲裁机构办案效能和公信力评估,匹配不同的仲裁机构完成不良处置,构建仲裁服务的平台方案,以满足金融机构布局区域或者全国的数字金融业务发展。

    五、司法征信数据反哺风控创新

    贷后不良发生自动对接仲裁后,债务人的违约记录转化为司法层面的不良征信,贷后违约数据对接司法数据,打通了金融机构与仲裁机构的信息孤岛,促进数据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强贷前风控和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产品业务的迭代。

    3

    项目效果评估

    一、痛点解决

    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回款周期长、回款难度大、回款成本高、回款比例低的痛点,疏通贷后纠纷解决渠道。

    1. 催收的合规性问题,随着关于债务催收、扫恶除黑、网络信息安全等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单纯催收或不满足监管要求;

    2. 法催阶段调取数据、整理材料、管理案件耗时耗力,业务数据转化为证据的举证成本不可忽视,成本亦偏高;

    3. 通过现有诉讼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能够处理的案件数量有限,确权、回款周期较长;

    4. 纠纷的处理成本过高,周期过长。

    需求满足:满足金融机构合规、大量、快速解决贷后不良的需求,促进金融机构整体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贷后不良率。

    二、效果数据

    案例: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产品,由传统仲裁的全流程转为采用在线提交材料进行网络立案,书面审理,出具裁决文书。原来传统仲裁处理平均需要2个月,现在从提交立案到出仲裁裁决平均只需23日,效率提高超过一倍。

    4

    三、促进数字普惠金融良性发展

    贷后不良智能自动对接仲裁优化提升金融机构贷后纠纷处置能力,缩短了处置时间,反过来也使得恶意拖欠还款的债务人负担成本提升,减少不良发生机率。这在提高全社会资金流通速度的同时,也降低社会杠杆率,减缓债务构成的系统性风险,节约大量珍贵的信贷资源,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金融数据与司法数据的对接利于营造诚实信用社会环境,优化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让普惠金融真正发挥作用。

    四、延展性强

    我司可应机构需要,快速完成系统的本地化部署或者提供快捷的SAAS服务。本地化部署方式用户可自行采购云上基础设施,进行系统安装;SAAS服务直接在云上提供系统服务,用户仅需注册即可使用。系统无案件量容纳上限,亦无批次限制。可以根据金融机构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智能数据分析,批量进行数据对接与仲裁,延伸至不同的市场交易,积累交易模型。我司对接全国范围内的五十多家仲裁机构,可高效在全国完成仲裁布局,构建金融——仲裁一体化网络。

    项目牵头人

    钟群 总经理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收藏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