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可持续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中,金融发挥的作用愈加凸显。
银保监会日前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调整完善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银行业的支持是重要一环。近年来,商业银行围绕“稳增长、强扩围、促转型”持续发力,通过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举措,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
增长:绿色信贷投放再加码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推动下,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绿色信贷投放持续增多。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去年11月5日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绿色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绿色资产质量整体良好。
从2021年年报来看,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业务普遍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21年底,六大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86792亿元,占据绿色贷款“半壁江山”。其中,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2.48万亿元,是国内唯一一家绿色贷款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银行。
“早在2007年,工行就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发展战略,自上而下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建设。”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工行绿色信贷规模及增量、绿色债券发行和承销等绿色投融资各主要指标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除了国有大型银行,一些股份制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也表现突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绿色贷款余额均在千亿元以上。从同比增速来看,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幅均超100%。其中,平安银行同比增速高达204.6%。
随着低碳转型的加速推进,绿色融资需求大幅增长。作为一种较成熟的直接融资渠道,绿色债券也成为上市银行青睐的金融产品。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绿色债券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凸显。
作为我国绿色信贷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坚持市场化发债模式,持续创新绿色金融债券产品。截至今年5月,该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320亿元,余额1170亿元。
工商银行在2021年累计完成67只各类绿色债券的主承销工作,主承销规模达636.37亿元。近期,该行发行了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聚焦低碳领域,专项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绿色项目。
扩围:探索多元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除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正在不断扩围。银行业积极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需要精耕细作、久久为功。适应发展新形势,金融机构要树立长远眼光,打造更加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创新服务,加快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侯俊义表示。
自去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后,中行山西省分行在该省率先推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机制下,碳排放权是很有效的抵质押品,有效解决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项目投资周期长、抵押物不足等难题。”该行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4月,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共同为深圳一家通信公司提供了“碳配额质押融资服务”,该企业以不低于2000吨碳排放权配额质押作为担保条件之一,获批500万元信用贷款,这也是深圳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工行构建了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信托、租赁、理财投资等,全产品、全链条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徐守本表示。
近年来,工商银行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开展跨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2021年,该行发行了全国商业银行首单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并通过“债券通”引入跨境资金,促进了境内外机构的金融合作。
在绿色投资方面,农行全资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银投资”)将绿色投资作为市场化债转股重点领域,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布局。截至目前,农银投资的绿色项目投资总额已超240亿元。
创新: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发展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碳减排需求和潜力最大的领域。支持能源产业转型、促进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任务、新课题。
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唯一一家风电整机研发制造、风电场开发服务等综合性风电企业。今年一季度,中行山西省分行接到该公司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后,开通绿色通道,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批复。
“这家企业正在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风电智能工厂,贷款到位后,将有效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求,为新能源智能制造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中行山西省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说。
截至4月末,中行山西省分行累计为82个能源产业转型项目投放资金约110亿元,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电力生产等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能源低碳转型也迎来了发展机遇。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相较于城市,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主要以分布式能源为主,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等在农村仍占较大比重。因此,在农村地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十分迫切。
在温州乐清市大荆湖雾镇,兴业银行推出的“光伏贷”让光伏发电成为村庄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源源不断的电力不仅拓宽了百姓的致富门路,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自政府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以来,我也想装,但仅前期投入就需要6万多元,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还是比较困难的。”村民戚大叔对《金融时报》记者说,正当自己对光伏发电项目望而却步时,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将6.6万元“光伏贷”及时送上门,给他带来了希望。
“多亏了兴业银行,这下可真是让‘金凤凰’落在了屋顶上,晒着太阳就能把钱挣了。”看着自己屋顶上的户用光伏设备,戚大叔高兴地说。
在兴业银行的金融助力下,户用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变成“阳光银行”,一户户村民借“光”走上绿色致富路。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