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势起,系统性协同构建竞争优势

    黄思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22-08-17 10:33:25 数字化 制造业 金融科技
    黄思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22-08-17 10:33:25

    核心提示李君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使能,以平台作为重要的载体,以数据作为核心的驱动,并将模式的创新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在8月15~16日召开的2022第一财经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流合作处处长李君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使能,以平台作为重要的载体,以数据作为核心的驱动,并将模式的创新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那么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李君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任务,企业需要从思维导入、技术导入、管理变革、应用创新进行系统的谋划。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业务、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性变革的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使能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技术创新最为活跃、渗透范围最为广泛的技术。其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最具代表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李君看来,平台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里面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通过平台的连接,那么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主体实现了化学反应。工业互联网平台又是平台经济里面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通过“人、机、料、法、环”等制造要素的连接,实现制造资源和制造产能的动态配置,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新兴解决方案。“当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单纯的追求技术先进性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与业务逻辑的融合,去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李君称,当前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孵化延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那么,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怎样的发展态势?李君介绍称,我国既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网络大国。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26.59万亿元,5G终端连接数达到了3.65亿户,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比超过38%。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在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方面表现优异。

    李君同时称,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不断地渗透。截止2021年8月底,我国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了74%和54%,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多家。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着力四个方面

    那么,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李君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任务,需要从思维导入、技术导入、管理变革、应用创新进行系统的谋划。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文化、业务和管理方方面面,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

    具体而言,“首先要注重思维的转变和提升,那么这里包括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软件思维、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等各个方面。”李君同时称,还要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导入,要积极地拥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方面的技术,同时要开展平台化的改造,实现企业里设备、系统和专业知识的上云、上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基于平台实现企业资源的平台化汇聚和柔性配置。

    在管理变革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会对我们的组织方式带来影响,由科层制职能型的组织向网络型、生态型的组织转变。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变革要与管理变革同步推进,才能够实现技术与管理的螺旋式上升与协同创新发展。”李君称。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较多的工业水平、工业产品也向着智能化发展,产品会具有与用户的感知、交互、反馈等各方面的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主动来去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赋予智能化的功能,让我们的这种产品的,工业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李君称。

    她同时称,企业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服务方式。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的服务方式、服务的场景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要紧紧地把握用户的需求,构建数字化的服务生态,提升产品销售的高附加值。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