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普及金融小常识之 | 您的个人信息可能是这样泄露的

    来源:湖北银行 2023-02-14 09:13:36 金融 安全 金融安全
         来源:湖北银行     2023-02-14 09:13:36

    核心提示在下载APP或登录网站时,务必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

    请务必小心!

    个人信息保护

    刚在网站浏览了买房信息

    就接到房产中介公司的骚扰电话...

    刚给孩子报了课外班

    就收到类似机构邀约短信...

    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时个人信息也许正面临着被窃取甚至被利用的风险。

    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是降低风险隐患的重要手段。

    不要小看这些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除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烦恼,还有个人身份被冒用这类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注意以下可能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

    1、免费WIFI可能是“隐形炸弹”

    腾讯发布的《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用户连接,从而盗取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

    2、二维码可能“暗藏黑手”

    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引导用户进行扫描。一旦扫描此类二维码,手机可能会被植入病毒,您的各种隐私信息将会被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3、利用网站漏洞窃取信息

    不法分子入侵网站后,一般会篡改网站内容,植入黑词黑链、后门程序等,达到控制网站或者网站服务的目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骗取管理员权限,进而控制网站。

    4、通过木马病毒窃取信息

    手机木马短信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管用的诈骗方式。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短信链接,该短信链接早就被植入木马病毒,一旦点击,用户的各种网银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都将被木马盗取,并转发到犯罪分子手中。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请牢记三个务必

    一是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务必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以防被挪作他用;

    二是在下载APP或登录网站时,务必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

    三是在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金融业务单据前,务必要先撕碎或用碎纸机销毁。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