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央行行长人选公布:“老央行人”易纲继续担任,是学者型官员

    边万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3-13 08:40:20 央行 易纲 银行动态
    边万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3-13 08:40:20

    核心提示易纲出生于1958年,从1997年进入央行工作直至今日,已有26年之久,是一名“老央行人”。

    今年65岁的易纲继续担任央行行长。

    2023年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根据宪法,易纲被提名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大会经投票表决,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公开简历显示,易纲出生于1958年,从1997年进入央行工作直至今日,已有26年之久,是一名“老央行人”。

    易纲是一名学者型官员,著作颇多;拥有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和视野。1978年结束一年知青生涯,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易纲被选派出国留学,此后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易纲研究的核心都是中国经济问题。

    1993年,易纲回国,共同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7年,易纲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启了在央行任职的职业生涯。这一来就是26年,期间先后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司长、行长助理(兼任营管部党委书记、主任、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副行长、外汇局局长等。

    2018年,易纲接任周小川成为央行第12任行长。他在任的五年时间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利率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步推进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强化了对金控公司的持续监管;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权重调升等。

    谈及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系调整,易纲提出了四点认识:一是关于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有利于加强监管,提高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为化解风险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改革方案落实中要稳妥。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要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