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光大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上,光大集团党委要求,各直管企业要以“五篇大文章”为重点,塑造协同发展新特色,光大银行要深耕客户基础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和内外部高效协同,紧紧聚焦“五篇大文章”,打造专业、特色和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集团最大的直管企业,光大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集团党委工作要求,立足光大所能,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
提供全周期多元化融资支持
在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喜马拉雅科技”)所属的3D打印工厂内,机械手臂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将玩具手办、骨骼牙齿、汽车配件等一一打印出来。这家创业公司如今已成为拥有1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喜马拉雅科技专注于3D打印机的研发和制造
“在企业缺乏抵押物,比较困难的时候,光大银行是第一家为我们发放流动性资金贷款的全国性银行。”喜马拉雅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光大银行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构建“商行+投行+私行”的科技型企业服务新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
同时,光大银行正在加快打造“1+16+100”专营化组织体系,成立总行科技金融委员会,优选16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和百家特色支行,不断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立足“光大所能”,做强“认股权”投贷联动等特色产品,加速重点产品线上化进程,拓展“专精特新企业贷”服务范围,提高管理质效,打通产品、流程、服务上的难点堵点,建立科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敏捷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
截至2023年12月末,光大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671.52亿元,较年初增加898.10亿元、增速50.6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794.08亿元,较年初增加243.12亿元、增速44.12%。
绿色金融
建立“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在绿色金融领域,光大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清洁能源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市场识别度高的差异化经营特色。
浙能镇海联合发电公司燃机异地迁建改造项目是浙江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清洁火电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浙江省能源保供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2.2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2.25亿千瓦时。光大银行获悉项目贷款需求后,迅速组织制定授信方案,在短时间内完成授信审批流程并成功投放贷款,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浙能镇联电异地迁建改造项目建设工地 (来源 浙江能源公众号)
为做好绿色金融支持,光大银行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配套绿色金融信贷政策、单列信贷计划、实施考核优惠、完善ESG风险管理工具箱等措施,持续提升绿色金融经营能力。不断丰富产品谱系,推出“碳易通场景金融”模式、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开发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转型金融产品,支持传统企业低碳转型融资。
截至2023年12月末,光大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1145亿元,增幅57%,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02%。
普惠金融
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
为赋能新业态新客群,光大银行围绕交通物流、房产交易、灵活用工、智慧出行、智慧校园、医疗健康、供应链服务等重点场景,量身打造针对性产品。
针对灵活用工领域,光大银行聚焦服务“骑手”“家政阿姨”“农民工”等群体,打造“灵工通”产品,为自由职业者、平台和用工企业提供“账户体系+支付结算+资金管理+融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此外,光大银行强化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制造业等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线上化贷款攻坚专班机制,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重组要素资源、重塑业务结构,打通“信息孤岛”,弥补“数字鸿沟”,培育数字普惠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平台,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持续开展“百链百户百亿”行动,积极推进“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加快普惠生态链场景化、生态化、线上化进程。
截至2023年12月末,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3791亿元,较年初增加738亿元,增速24%,普惠客户数43万户,重点普惠生态链项下贷款余额达115亿元。
养老金融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
依托集团协同优势,光大银行在手机银行端打造养老金融专区,整合光大集团内养老保险、社区、旅游等服务资源,推出颐享财富、颐享社区、颐享权益、颐享健康、颐享陪伴等五大服务矩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
▲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
围绕养老金融三大支柱,光大银行着力提升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养老金系统集群,打造安全、专业、高效、智能的年金托管综合服务体系和个人养老金业务系统。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客群安全稳健的配置需求。推动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改造,为银发客群提供更加周到的养老陪伴服务。
目前,光大银行已取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资格,获得企业年金托管和账户管理人双资格,为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区市)职业年金计划提供托管服务,首批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成为国内为一、二、三支柱提供养老金金融服务资质最全、服务领域最广的银行之一。
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光大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实际行动融入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手段,提供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数字金融服务,持续强化数字场景金融建设,助力培育发展新业态。
在数字便民服务方面,“光大云缴费”注重服务百姓日常生活,助力各地数字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3年,“光大云缴费”接入缴费代收项目超1.6万余项,输出微信、支付宝、华为、数字人民币APP等平台815家,2023年缴费笔数超28亿笔,缴费金额超8000亿元。
同时,光大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塑客户旅程、改善客户体验、满足客户需要,优化统一支付、资金监管、开放银行、综合收单等四大企业级平台,全面提升“存、贷、汇、管”数字化基础能力。着力做好数字化基础产品,打造专精特新贷、物流通、安居通、数字政务等特色产品、服务场景和金融品牌,推进重点业务向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