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筚路蓝缕,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始终坚守“支付为民”初心使命,秉持“联接创造价值”战略愿景,持续提升支付清算服务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数字支付升级,守正合作引导支付产业行稳致远,切实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普惠,为优化完善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跨境二维码互联再提速,着力推进支付服务高水平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支付服务的可得性、畅通性、便利性尤为重要。银联自2004年起实施国际化战略,深耕“全球网络、国际品牌”,打造银联卡、二维码、NFC、在线支付等支付产品,拓展全球发卡、受理网络及增值服务,服务境内外消费者、商家、企业等不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支付需求。截至目前,银联卡受理范围已经延伸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8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了超过2.3亿张银联卡。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快支付双向开放,支持跨境跨区域人员流动和经济往来,银联创新“网络互联互通”跨境合作模式,在亚太区域内与多国本地支付网络达成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持续做强做大境外本地化业务,创新推出“外包内用”、旅行通卡等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境外人士入境移动支付的便利性。
1.创新“网络互联互通”跨境合作,规模化实现银联二维码与境外支付网络互访互认,点亮数字跨境支付“朋友圈”。在人民银行指导下,银联加强与环亚太地区各国国家二维码支付标准及本地二维码支付网络的合作与沟通,推进银联二维码与境外支付网络互联互通,规模化提升银联二维码在环亚太地区的受理规模和用户覆盖,为境内及全球二维码支付用户提供更广阔更丰富的移动支付服务和场景。
借助“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模式,银联网络通过一点对接境外本地账基、二维码支付网络,批量实现双方网络内钱包APP和收单机构跨境互联互通,畅通支持双方用户和商户跨境互扫互认。云闪付、接入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的境内银行APP及境内外开通银联二维码支付的钱包APP可在银联合作的本地支付网络内受理扫码支付。既便利了境内用户在境外本地消费时使用银联二维码移动支付,还实现了境外本地用户使用本地钱包APP,以本地账户作为资金来源,在银联全球受理网络内使用移动支付。
现阶段银联已与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本地转接网络合作,有16个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推进。银联还将基于“网络互联互通方式”,进一步支持境外本地钱包APP在银联全球受理网络及其他合作境外支付网络内的受理使用。
2.贯通境内外支付方式,弥合支付习惯差异,为境外人士提供无障碍和便捷支付体验,做好入境移动支付“东道主”。顺应全球支付数字化趋势,根据境内外支付特点以及用户习惯,银联将境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经验与境内受理环境及场景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境外人士入境支付解决方案,提升入境移动支付便利化水平,服务短期访问、长期居留、高频往返等不同客群,支撑重大赛事、旅游观光、留学、商贸、退税等各类场景,为吸引机构、企业和个人来华展业兴业营造有利支付条件。
卡基及非接支付方面。银联与境外本地机构合作,为入境人士发行银联标准卡,并支持将此卡绑定或推送至手机厂商钱包,实现移动非接支付功能。
二维码支付方面。银联在境外推广二维码支付钱包,为入境人士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一是借助“支付标记化”技术将境外用户熟悉、常用的本地钱包APP纳入银联网络并实现银联二维码功能,支持入境外国人扫码支付,可在境内超过3000万家银联二维码商户扫码支付。二是推出港澳版云闪付APP,为港澳居民提供内地二维码支付服务,并带动港澳本地近20家机构基于自身APP开展银联移动支付业务,推动大湾区金融支付“软联通”不断深化。三是依托“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模式,支持境外本地标准钱包在境内使用银联二维码支付。
创新产品及增值服务方面。一是基于云闪付APP提供灵活多元的入境支付短期解决方案。2022年,银联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上海银行发布“旅行通卡”,境外游客、商务往来人员等短期入境人士在云闪付APP、部分银行APP或指定网点完成申绑卡,即可开通移动支付功能。二是向境外合作机构钱包输出境内交通乘车码、打车、旅游、酒店预订等增值服务,便于境外短期来访客群在境内顺畅使用本地生活服务。
与此同时,银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投放。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33个支持银联卡支付或取现,74个国家和地区支持银联移动支付,沿线区域内累计发行了超1.7亿张银联卡,占银联卡境外发行规模的80%以上。银联还通过支付标准合作、支付基础设施共建,支持沿线国家银行卡产业发展,如老挝银行卡转接网络以银联标准建成,银联芯片卡标准成为亚洲支付联盟统一的跨境芯片卡标准。
云闪付APP焕新,助力支付便民惠民,共谋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金融的人民性突出体现在金融的普惠性,支付则是民生之需、金融之基,支付服务的可得性、获得感与经济个体的幸福感休戚相关。银联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于2017年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正式发布了与商业银行共建的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信念,持续优化跨行账户管理能力及便民生活内容服务,为广大用户带来实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加快推进开放生态建设及场景内容共享,协同产业各方推动支付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云闪付APP的注册用户超5亿,绑卡用户达3.9亿户,可受理云闪付支付的商户3000万家,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累计接入76家商业银行、共计86款APP,已有2150万用户、超1亿张卡开通了云闪付网络支付服务,显著提升了移动支付覆盖率。
1.云闪付APP优化账户管理核心功能,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等民生服务,丰富数字支付供给,提升支付服务的可得性。云闪付APP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加速迭代功能应用。完善核心账户功能,便利用户一站式管理银行卡/账户,“一键查卡”支持范围扩大至490家银行。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和重点线上场景支持云闪付APP受理(淘宝、微信等),通过条码互认、服务互通、线上线下场景开放,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持续完善境外人士支付服务,上线俄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助力境外人士使用移动支付。
2023年12月20日,云闪付发布10.0版本,突出三大特色:一是“省心”的一站式银行卡管理,为用户提供申卡、绑卡、查卡、查余额、转账、还款等全生命周期卡账户服务,提升用户管理卡账户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丰富商业银行金融便民的渠道和方式;二是“省钱”的享优惠服务,提供覆盖银行、商家、政府等全面丰富的优惠权益,提升银行、商户服务用户的能力;三是联合手机厂商打造云闪付极速版,实现云闪付支付服务和核心应用入口从APP软件到手机硬件的进阶,双击电源键即可实现快速支付,满足用户安全、方便、快捷支付需求。
与此同时,云闪付APP还积极响应民生需求,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提供有温度、负责任的支付服务。
尊重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需求,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受尊重权,首批通过工信部适老化、无障碍测评。推出“关爱版”,汇聚老年用户常用服务,如乘车码、充值中心、公共缴费,以及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通过字体放大、醒目色彩、功能突出帮助老年人享受移动支付和智能服务。同时,对主流程、主应用、主页面进行无障碍改造,服务特殊用户群体无障碍使用移动支付。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助力消费绿色转型,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绿色低碳消费体验。推出“低碳计划”小程序,用户在公交地铁、单车出行、步行、线上点餐、线上还款转账等18个绿色场景中使用云闪付APP支付或参与绿色公益、健步走等,即可累积绿色能量及碳减排量并兑换绿色权益。“低碳计划”还向政府、商业银行、商户等开放,并于2023年底率先与“中信碳账户”互通,中信银行用户可通过云闪付APP一键访问及查看银行碳账户信息,首次实现金融行业碳账户互认。
2.以云闪付APP和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为抓手,构建开放生态,紧密联动产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银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携手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一点对接将商户、场景资源和服务内容嵌入银行APP,做强做大银行APP服务和经营用户的能力。汇聚产业各方资源,打造开放支付生态,合力推出具有规模效应的惠民举措,做到支付便民、让利于民。截至目前,已支持银行APP接入淘宝、携程、叮咚买菜、铁路12306等270多家优质商户,116个地区的160个乘车码项目,以及充值缴费、车主生活等38项便民服务。
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向商业银行开放应用场景、内容服务、风险管控等多种能力,强化与支付场景连接,引入优质增值服务,帮助商业银行精细化、差异化经营用户,共同提升银行业移动支付份额,为提振消费、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力量。银联、商业银行联手围绕出行、餐饮、零售、商超等优质线上线下场景推出多项惠民活动,回馈广大用户,助力商户引流获客。
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还在政府资源与银行APP之间搭建桥梁,建立“政府搭台、银行商家参与”的政府消费券可持续发展模式,撬动多方投入资源,拓宽政府消费券的领券用券渠道和覆盖范围,进一步提振市场消费。2023年,云闪付APP在全国242个省、市、区县城市发放政府消费券,发放政府资金超86亿元,直接拉动经济超351亿元,惠及2200多万用户。
与此同时,云闪付APP还与商户、专业化服务商、科技公司广泛合作,以更开放的支付生态,全方位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如开放云闪付小程序能力,支持合作方轻量化服务各类数字化场景,与华为开展鸿蒙原生支付合作,研发智能物联网支付服务。
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释放新动能,着力促消费、提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付天然具有信息密集型和技术驱动型的典型特征。中国银联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支付服务,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1.加快推进业技融合,促进银联云服务与支付业务有机结合,合作创新提升支付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云计算技术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载体,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孵化和服务提升提供坚实支撑。银联自2009年研究云计算技术,目前核心系统均已云化部署,向全球提供持续稳定的支付服务。于2020年正式发布银联云,为产业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级云平台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2022年,银联与某农信社合作打造“银联云基础底座叠加收单技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交付解决方案,从四个方面增强了该农信社的支付及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一是构建云基础设施平台及安全运维体系,满足海量交易数据处理和敏捷弹性服务需要。二是满足合作伙伴诉求,建设高性能、高安全的聚合支付系统,协助推出客户收银品牌,提升农村扫码收单服务水平。三是依托收单交易推出普惠金融解决方案,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四是通过智能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商户质量和交易安全。
2.推出数字化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促进消费、提振经济。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着力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付服务萌生于消费需求,随消费方式变化和水平提升而发展。银联针对多元化消费场景和需求,与产业各方合作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平台载体。
推出“支付+”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户数字化转型升级。联合成员机构创新推出会员一码付、商家券、数字零售、数字餐厅、智慧文旅等创新解决方案,将支付与商户增值服务深度融合,助力商户经营效率提升。升级“红火计划”,持续支持餐饮零售商户降本增效。召开合作伙伴大会,推出商户私域经营、票券营销、跨场景引流等数字化工具,构建“支付+”商户服务生态体系。
银联后续将继续加快技术升级和业务优化,联动产业合作伙伴,服务好高质量发展阶段涌现出的新需求、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提升支付转接清算质效,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3月上半月刊)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