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金融安全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广大客户携手并肩,共同为金融安全筑起牢固防线。
守护个人金融安全 业务办理需多方验证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享受便捷的同时,也会遇到假冒官方平台的骗术。
前不久,大学生小李在某平台购买车票后,接到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表示车次取消,需要办理改签业务,并会退还部分票款,要求小李下载指定软件。在改签过程中需要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小李发现不对后,及时查询官网,发现购买车次正常,才免于被骗。
安全小贴士:
在任何平台、机构进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都应对服务人员身份进行多方验证,选择官方渠道办理。
注重金融信息保护 “屏幕共享”需谨慎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披上“正规”的外衣,利用新兴网络技术套取个人信息,盗取资金。
丽丽为父母买了商业保险,但后续接到“保险公司”电话,表示丽丽母亲身体状况、年纪不符合投保要求,要为丽丽办理退保,还用“办公账号”添加丽丽好友,并要求丽丽开启“屏幕共享”办理退保业务,并威胁不进行此操作会导致退保失败。殊不知共享屏幕时,所有信息都在泄露给骗子。
安全小贴士:
与他人共享屏幕、共用账号等属于高风险行为,需要格外警惕,对手机中含有敏感信息的截屏、视频、备忘录等也应加强保护。
贪小惹来大麻烦“不扫、不填、不连接”
王女士为了一份小礼品,扫码填写了街边的一份所谓的“问卷调查”,结果银行账户信息被盗取;小刘在商场点击陌生人分享的链接,下载APP并绑定银行卡信息获得一只玩偶熊,结果银行卡中的钱均被转走......填问卷、注册账户、扫二维码等是不法分子获取重要信息的途径,一旦个人金融信息被泄露,很可能会对个人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安全小贴士:
扫码、下载、填资料要谨慎,小礼物可能暗藏“危机”,切勿因小失大。
金融安全教育并非一日之功,更蕴于生活点滴之间,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为广大客户分享金融知识、反诈技巧,规避金融风险,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