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圈的状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王卓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04-24 15:44:59 生态 数字金融
    王卓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04-24 15:44:59

    核心提示本文以互联网企业为对比,分析商业银行金融生态圈的状态,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由互联网企业及其用户所创造的各种形式的数据和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应对金融业同业竞争加剧、非金融机构跨界竞争等压力,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探寻如何构建自己的金融生态。本文以互联网企业为对比,分析商业银行金融生态圈的状态,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平台与平台生态

    传统广义上的平台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了,它通常是作为一个中间商,或渠道的提供者,其作用就是连接供需双方。例如,报纸就是平台,连接了订阅者和广告商;超市也是一个平台,连接了买家和商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能满足多样化产品需求的平台在供应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市场也由此进入“渠道为王”的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大大减少了人们对实体设施的需求,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了信息技术赋能,互联网让厂商与厂商之间,厂商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在数字化的驱动下,大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经济生活中,“渠道为王”的局面被打破,数字化和互联网催生出了一种既是交易场所,也是共享数据库的新型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它将消费者、自媒体、产品厂商以及广告商等汇聚在一起,实现价值共享,合作共赢,并且能从其成员的行为中捕获丰富的信息流,进行分析应用,以增加平台自身的价值,构建一个多边共赢,自我更新的平台生态。

    平台生态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生态圈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依存,自身的成长来源于其他生物的价值贡献,同时自身也造就了其他生物的成长。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生态是通过构建一个多边群体合作共赢机制,使得各方有机融合在一起。比如,淘宝的商家越多,商品越丰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样平台越能汇聚消费者,平台对商家的吸引力也越大。在此过程中,商家的销量得到了提升,消费者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平台获得了流量,价值也获得了增长。

    总体上,平台生态中的每一环角色都获得了收益,实现了多边共赢。平台生态的成长是整个生态系统参与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二、 互联网公司与商业银行

    与互联网公司相比,商业银行拥有着经营多年的基本盘,其中实体资产、金融资产、数据都比新兴互联网企业丰富。

    商业银行庞大的基本盘加大了数字化,平台化转型的难度。我国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数量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截止2020年三月,中国工商银行有网点2.2万家,中国农业银行有3.2万家,中国建设银行1.5万家。除此之外,各银行产品的数量也是空前庞大的。截止2021年底,工行单存续理财产品的数量就达到了3.63万只。商业银行经营多年,机构产品数量庞大,数据众多,但涉及到多个业务条线和部门,统合整理难度非常大,这无疑给将产品迁移到线上平台的金融平台生态战略带来了阻力。

    商业银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也加大了数字化,平台化转型的难度。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商业银行广泛缺乏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同时因为其业务地理范围的广泛,数据管理能力的缺失,不同地区数据统计要求不同,使得字段缺失,指标含义不清晰,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难以保证。平台生态的构建需要数据来驱动自身不断迭代,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下,如果一个平台缺少自我更新的内驱力,很容易在激流中被淘汰。因此,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会使得对应的平台生态变得脆弱,缺乏刚性竞争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商业银行长久经营也结下了累累硕果,为其数字化平台化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商业银行庞大的线下产业已经嵌入到我国的社会民生各个方面,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互联网时代环境持续性急剧变化,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有长久的商业势能。互联网企业只能不断造浪,造浪就是为了知名度,为了让他人连接自己,为自己贡献资源,提供势能。而商业银行本身就是整个国家互联网企业的奠基石,也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平台化转型可以向自己借势,使用内生驱动促使转型成功。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信用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国家为基石的信用基础使得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立于不败之地。尤其在互联网企业信用不断受到挑战的今天,商业银行拥有相当可观的潜在客群。

    三、商业银行平台生态发展建议

    (一) 以金融业务为核心,不断拓宽平台结构

    要想构建一个稳定的平台,首先需要一个有足够强度的核心业务,再以核心业务为中心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打破单一的利润结构,提高平台的竞争力,构建强健的平台生态圈。例如,腾讯就以即时通讯,淘宝以购物为业务核心构建他们的平台生态。与之相比,商业银行长久经营的金融业务虽然不像社交购物场景一样高频,但强度依然足以支持金融平台生态的建立,并且在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毫无疑问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在稳固金融业务基本盘的同时,商业银行要不断大胆创新,寻求跨界营销。跨界营销是“互联网+”时代的魅力,原本两个不相干的产品在平台的整合下相互渗透、融汇,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化学反应。例如世界顶级的时装品牌乔治阿玛尼与三星合作推出的限量款手机,上市及脱销。商业银行也可以尝试和用户群有重叠的跨界品牌联动,拓宽业务范围。

    (二) 打破锁定效应,促进合作共赢

    锁定效应即网络中的每个成员在网络成长,价值创造过程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不断增加。

    一个平台生态的成员在这个平台生态中生存的时间越长,更换平台的代价就越大,更换平台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在如今互联网市场,一旦失去先机,就有可能面对市场被瓜分完的尴尬情况。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长久经营带来的稳固客户群体天然就是平台化之后的客户,但这往往只是线下客户朝线上客户的转移,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增量。因此,商业银行想要扩大自身生态的辐射范围,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循环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银行需要争取未被锁定的客群,例如还没有培养金融习惯的年轻人,这类客群培养成本低,一旦产生一定的用户粘性,在未来客户需要金融产品支持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有利倾向。

    此外,要积极联动跨界平台生态,共享资源。一个优秀的平台生态圈天生就对其他的生态圈具有吸引力。例如腾讯的QQ,微信账号可以登录许多其他的平台;建行生活的外卖功能也是外接饿了么平台。在平台生态圈的交互中,资源整合与融汇能够促进双方甚至多方共同进化。

    3. 提高客户的主观能动性

    平台生态圈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生态圈,这里可以引用自然生态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生产者大多是植物,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生态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资源的生物。

    在一个竞争能力强的平台生态中,一个个体应该同时扮演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例如在淘宝中,顾客消费产品,同时生产评论;商户生产产品,并消化评论迭代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然而在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圈中,客户与银行本身的线上互动严重不足。

    在互联网企业中,客户是天然的测试工程师,如果客户没有便捷可靠的反馈渠道,产品迭代优化的驱动就会缺少非常关键的一环。除此之外,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也应该是平台生态圈中应该考虑的一环。比如小红书和美团的客户会分享消费活动的经历,吸引其他客户来打卡;微博上的大V也能给其他客户建议,使他们的消费活动产生倾向。这种互动如果能在商业银行金融生态圈里完成会有效增加用户粘性,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同时扩大市场机会,提高整个平台生态的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相较于互联网平台生态圈,商业银行金融平台生态圈虽然起步较晚,但依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实力。想要建立有竞争力的生态需要商业银行重视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连接、平台与客户之间的连接、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连接,将整个金融生态圈打造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大网,汲取整个互联网浪潮的势能,发展自身,迭代优化,同时与其他平台互利互惠,共同进化,打造开放、共享、互补、多边共赢的互联网平台生态网络。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