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个人养老金融发展分析

    于大傲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12-10 17:25:48 个人养老金 银行 银行动态
    于大傲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12-10 17:25:48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个人养老金融产业成为我国发展养老事业的关键。

    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化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个人养老金融产业成为我国发展养老事业的关键。

    一.背景介绍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人口总数的21.1%。国家卫健委预计2035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为应对当前严峻形势,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个人养老产业刻不容缓。

    二.具体问题

    (一)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养老产业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当前第一、二支柱养老保险难以覆盖老年群体的退休需求,“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规模6.4万亿,占比59%;“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规模3.5万亿,占比40%;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刚刚起步,仅占养老产业0.5%的份额,发展空间广阔。大力发展个人养老产业成为我国破解“重度老龄化”困局的关键一步。

    (二)个人养老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老年群体养老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或是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对个人养老保险了解较少。此外,由于我国个人养老产业起步较晚,居民对个人养老金融认知不足,自主投资养老意识较为淡薄,参与个人养老产业的意愿有限。

    (三)养老产品不健全

    我国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不健全,截至2024年4月,我国个人养老金产品共746只,其中养老储蓄类产品独占鳌头,理财类产品极度匮乏。在养老产品中,基金产品收益率表现不佳,产品规模集中于头部基金;理财产品以封闭式净值型为主,同质化情况严重。

    三.个人养老金融发展建议

    我国老年客户有养老资产稳定增值的养老需求,偏好低风险、稳健型投资,迫切需要优质金融产品,重视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但受限于投资经验不足以及金融产品不健全。因此,强化客户养老意识,提供全方面优质服务是提升个人养老金融产业市场份额的关键。

    (一)强化客户养老意识

    强化客户养老意识,树立科学养老观念,培养客户对个人养老金融的认知与参与度,提升客户自主投资意愿。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养老咨询、资产配置等服务,释放居民的养老需求,解决客户“不敢买”的投资顾虑,满足客户的以养老资产增值保值为核心的需求。

    (二)创新产品供给体系

    针对养老储蓄类产品独占鳌头,基金、理财产品表现不佳的现状,建议各金融机构发挥权益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专业优势,持续提升其投资、产品、服务等服务养老的核心能力,强化投资端能力建设,积极开发养老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选择。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