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宁波银行交出一份稳健增长的业绩答卷。2024年报显示,该行总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1万亿元,同比增幅达15.2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在0.76%的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宁波银行宣布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59.43亿元,占净利润比例22.77%。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印证了宁波银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经营韧性,更展现了其深耕实体、创新转型的战略定力。
深耕实体经济,资产规模突破3.1万亿
宁波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核心使命,通过构建“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四维赋能体系,持续扩大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资源投入。2024年,宁波银行聚焦汇率管理、利率管理和资产配置等核心领域,为实体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宁波银行升级“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系统,打通企业业财一体化流程。同时,该行打造的“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等生态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从融资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服务。
多维赋能体系驱动下,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3.1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5.25%;客户存款规模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4%;贷款及垫款余额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7.83%。
多元利润中心协同,非息收入占比近三成
2024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宁波银行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营收的韧性支撑该行盈利增速保持平稳。具体来看,宁波银行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9%、6.23%。其中,宁波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025.85亿元,同比增长13.02%,主要源于该行加大资产投放力度,生息资产规模较快增长,且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此外,依托多牌照经营优势,宁波银行构建起涵盖公司银行、财富管理、金融市场等9大利润中心的多元化盈利体系。2024年,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贡献度持续提升,非利息收入达186.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7.97%。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报告期末,该行私人银行客户24507 户,较上年末增加3020户,增长14%;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总资产(AUM)30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8亿元,增长16%。
同时,该行子公司协同效应加速释放。报告期末,永赢基金公募总规模52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7亿元,其中非货规模35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3亿元,市场排名与品牌口碑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永赢基金实现净利润2.55亿元。报告期末,宁银理财理财产品规模4735亿元,实现净利润7.44亿元。
永赢金租则持续深耕小微租赁、公用事业、智能制造、新能源和绿色交通领域,满足企业差异化融物融资需求,同时推出行业首创的“设备之家”平台,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报告期末,永赢金租租赁资产余额1,301亿,行业排名第11位,不良率0.26%。报告期内,永赢金租实现净利润25.51亿元。
作为城商行的标杆,宁波银行受益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市场化的治理机制,资产负债稳步扩张,盈利能力领先同业。多家券商机构鉴于该行市场化基因突出,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宁波银行表示,2025年,该行将继续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真心对客户好,扎实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用专业创造价值,防范好各类风险,推动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