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科技驱动银行变革

    赵蕤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9-05 14:46:24 银行变革 征文选登
    赵蕤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9-05 14:46:24

    核心提示

      2016年7月-10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70余家银行发起“2016金融科技引领银行未来”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客户满意中心(北京)信用卡业务室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移动支付,生物技术识别,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改变了客户的生活习惯。同时,木马病毒,诈骗短信,手机号补卡等,技术催生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多。机遇与风险并存,结合客户,技术,风险三个方面,来看银行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首先客户体验肯定是驱动银行变革的主要动力。因为客户有了需求,银行才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变革。科技最先改变的是客户的需求。纵观近些年客户体验的发展,客户的需求其实可以归结为简单,便利,安全。随着技术以及安全性的提高,客户已经逐渐从繁琐的刷卡—输密—签字,趋向于简单高效安全的支付方式。苹果三星等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第三方支付,银联IC卡小额免密免签等等。

      银行的变革,一方面,要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例如:微信客户群体增多,增加微信银行的宣传与投入。客户如通过某渠道查询信用卡账单,某项信息缺失,需要及时改进。而未来,随着新兴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是否有更多渠道的开展,需要密切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客户需求新渠道和现有渠道的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将各渠道业务融合归类,同时减少重复性业务,提高各渠道运作效率。例如: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社区银行和大型分支行。简单业务,引导客户通过便捷渠道办理。复杂少见业务,则引导客户通过更安全全面的渠道办理。最后,则是预见客户的新需求,提前完善业务,以及对可能发生问题作出相应的准备,例如小额免密功能,虽然现有客户对该功能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导致实际使用较少。但是小额免密可以类比为公交卡,很多客户愿意使用充值100元200元的公交卡,但是对可以限制额度300元的小额免密支付比较抗拒,但是随着金融知识,实际用卡的普及,未必将来不会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

      其次,就是技术带给银行的变革。当IPHONE 5S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指纹解锁,手机圈普遍的评论就是“华而不实”,而正是这项“华而不实”的功能,演变出了新型的支付方式,苹果支付。当今社会,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提高,硬件设备成本的降低,以及社会对信息安全性的需求,生物技术识别的普及,正是大势所趋,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手机可以验证指纹。那么,通过技术创新和普及,实现以前不能办理的业务,增加客户体验,正是银行变革的大势所趋。例如:随着摄像头成本降低,社区银行通过连接分支行,可以实现办理储蓄卡。视频客服,通过远程对话,代替传统柜台。生物识别技术,代替密码签字等等。

      最后,则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一方面科技的提高,让风险更具技术化。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导致客户办理业务渠道的增加,各渠道间规则的盲区,渠道不同导致的业务漏洞,让风险有了更多的不可预知性。例如:传统的电脑网银,病毒种类不断增加,犯罪分子的技术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盗刷也在逐渐从直接“盗刷”变成了间接“盗刷”,客户通过点击微信连接,短信连接,或者由于手机不断收到短信,被迫关机,都是通过一个渠道的风险,扩大到了其他渠道。

      综上所述,科技发展所带来不光是单一的变化,而是从银行、渠道、客户都会产生新的变化,互相影响下,科技带来的变革是复杂的,多样的,应对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潮,即是机会,也是挑战。

      第一,应对科技带来的内部变化以及风险。全渠道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明确各渠道职能与业务规则。各渠道增加客户的使用习惯,并针对客户习惯对其他渠道做出相应的营销。例如光大银行客户满意中心,呼入客服对产品做简单介绍产生,如客户感兴趣,再告知相应的外呼部门,做详细介绍,分工明确,整合资源。明确各渠道职能,各渠道业务职能标准化,差异化,例如信用卡和储蓄卡,信用卡客户侧重消费,可以单独分离信用卡APP,APP中侧重营销实物产品。而手机银行则主要整合储蓄业务,重点影响理财等产品,避免互相冲突,同时减少各渠道间的负面互相干扰,降低内部自损。

      第二,科技带来的外部变化及风险。面对新兴科技,新兴渠道,对客户习惯的改变,要有准备和预防,新兴科技能否应用于银行业务,要有了解和预判。开展的新渠道前,做出充足的测试调试,完善渠道,降低风险,对新渠道和旧渠道业务交叉产生的风险做出预测预防。例如光大银行微信银行,在微信客户日益增多,客户使用微信频率不断增加,将自身购精彩商城融入到微信银行,正是针对微信客户因微商,微信支付兴起,在使用微信时有购物需求,做出的有效应对。同时,购买时加入云支付,极大的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第三,增加自身科技实力,加强新技术的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犯罪日益猖獗,银行同样要不断的做出变革,日益成熟的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要不断升级优化,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对技术性风险要有预防措施以及准备。改造升级现有设备,跟上时代的进步,提高内部结算,内部系统稳定性,安全性。旧时成本高昂的设备,在技术革新下,成本降低后,是否能够实际应用于现有业务(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虹膜耳廓等),增加客户体验。

      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银行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晓丽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