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科技金融引领下的转型大潮

    卢嵘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9-06 14:20:15 科技金融 征文选登
    卢嵘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9-06 14:20:15

    核心提示

      2016年7月-10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70余家银行发起“2016金融科技引领银行未来”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南通跃龙科技支行

      不久前看到一篇新闻,大意是里约奥运会张梦雪射击赛场为中国军团夺得首金,当人们已经在朋友圈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分享这一喜讯整整一个夜晚之后,第二天传统纸媒才在各自头条尴尬“炒冷饭”,而此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已转移到其他热门项目。

      跟传统报刊媒体的尴尬相比,传统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处境虽不是火烧眉睫,但也不会再是稳坐钓鱼台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线下渠道不管是获取信息的成本还是效率,都远远不及线上渠道。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行里下任务推广直销银行,首先从亲朋好友开始,微信电话挨个联系,注册加挂动账一遍又一遍地教,无效户除外,真正用起来的人并不多,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营销的初衷;后来自己做了一个教程,整合成png图片,在金融论坛上发布,用虚拟货币进行悬赏,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上千人次的点击,其中一个大学生社团就注册了200多人,他们的后续使用和心得交流我不得而知,但这确确实实为一个新上线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传统金融机构向科技金融转型,除了在用户获取方面需要借鉴和借助互联网之外,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归集并妥善利用客户信息。腾讯之所以在通讯新闻娱乐等多个领域久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QQ用户的积累,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被数据库整合,科技支持下的大数据分析,能在分秒间整合处理海量用户信息并向用户发送定制化的推荐清单,适时的个性推荐不断促成供需转化,从而大量高效地完成交易。

      科技进步对金融业的冲击和提升都是非常显著的,而传统金融机构所欠缺的也恰恰在于科技服务做得不够深入。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有推出自己的网银手机银行,很多年来人们对网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查询明细、转账汇款上。几年前,当初期科技金融支持下的支付宝可以扫码支付、拉卡拉可以手机刷卡时,传统金融可能还在反复核对卡号户名,还在为商家没有配置pos机有卡无处刷而苦恼。当然,近年来传统金融的转型也在逐步推进,江苏银行直销银行在最初的“致敬余额宝”之后,以江苏银行丰富的理财产品库为依托,线上业务越来越成熟,用户群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江苏银行手机银行也上线了挂号预约和学费缴纳业务,贴近大众,用科技带来的便捷普惠民生。

      在科技引领的转型大潮中,传统金融行业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银行素有“三铁”,即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在社会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里的“铁”就是对制度的刚性要求,是银行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银行社会信用的重要保证。互联网企业越做越大,原先还是卖衣服鞋袜的电商,转眼已经成为最大的互联网金融资本集散中心,风控能力必然远不如传统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有深厚的经验底蕴,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设计上也占尽先机,国内很多资本借助P2P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的掩护下运营不完善的产品和业务,结果不但毁了IP,还害人害己。

      传统金融机构在转型的道路上并不是踽踽独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有很多先驱者和借鉴对象,国内的蚂蚁金服(支付宝母公司)、趣分期(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国外的Wealthfront(美国财富管理公司)、Kreditech(德国在线借贷平台),他们各自的服务领域不同,但核心竞争力都在科技金融上体现。科技金融并不是高深神秘的词汇,很多时候,经过科技手段的加持,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Fintech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晓丽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