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外管要规范海外扫码支付!支付宝、微信危险了吗?

    新金融女记 来源:金融界 2017-08-16 08:50:05 微信 支付宝 金融科技
    新金融女记     来源:金融界     2017-08-16 08:50:05

    核心提示“外汇管理局近日已经通知各大支付机构暂停全部涉及外汇的海外扫码支付业务”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今天下午,一则“外汇管理局近日已经通知各大支付机构暂停全部涉及外汇的海外扫码支付业务”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要知道,过去两年,女记出外旅游感受最深的是支付宝和微信让大家在便捷购物的同时,确实激发了大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那种专属于中国人的支付方式,总会让人产生幻觉。而这背后是支付宝和微信用巨资铺出的路。

      还好,就在刚刚,外管局及时辟谣了:暂停支付机构涉及外汇海外线下扫码业务不实。对于支付机构,其基于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及交易真实性、合规性原则办理业务。

      不过,敏感的女记住注意到了这则短消息的更为重要的后半句——下一步,外管局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和监管手段,强化对支付机构及其签约商户的真实性审核监管力度,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秩序,并积极支持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要聊聊:

      1、 外管出手规范大家都爱用的海外扫码支付,到底因为什么?

      2、支付宝和微信的海外支付布局进展如何?

      3、还有哪些支付大佬在布局海外支付?

      4、以及最重要的:到底现在我们在海外可以愉快地使用扫码支付吗?

      银色金属分割线

      原因:国家加大外汇管理

      尽管虚惊一场,但后半句的内容显示,海外扫码支付必将迎来一场规范式监管。

      在女记看来,在当前形势下,规范海外扫码支付早就势在必行。

      整个外汇管理大的背景是,去年底以来,外汇管理局不断加强外汇管理。

      如最近下发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机构报送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的通知》就要求,金融机构报送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的通知,要求采集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发生单笔1000元以上消费交易信息。银行卡境外交易采集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银行账户管理已经比较常态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管理不含非银行支付机构基于银行卡提供的境外交易。

      在业内看来,目前各大支付机构推行的扫码支付并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管。在东南亚部分地区,由第三方支付推动的扫码支付业务已经变现成为xiqian行为。

      女记认为,海外扫码支付,目前确实亟待监管重整,以更规范的方式地被纳入监管体系。网联的诞生和落地,让海外扫码支付在监管上更加有迹可循。(别忘了外汇管理局可是网联的第二大股东。)【PS:海外支付隐藏哪些风险,你将在文末看到女记为你提供的干货】

      支付机构海外鏖战

      事实上,如果叫停海外扫码支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过去几年不断烧钱培育海外市场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除了在国内市场厮杀外,在海外市场上也与银联直接对杀,通过消费返现等方式斩获用户,并渠道铺设开拓了一个又一个国家。

      那么过去几年,各大支付机构如何在海外市场上施展拳脚呢?

      支付宝

      支付宝堪称海外支付排头兵。

      从策略上看,支付宝依靠投资、结盟本土巨头和拓展支付场景三驾马车直入海外市场。去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Payt、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进行投资。2017年,蚂蚁金服在海外的买买买还在继续并且加速:2月,蚂蚁金服和菲律宾公司Ayala联合投资隶属于运营商GlobeTelecom的数字金融公司Mynt;3月,阿里巴巴增持印度电子支付公司Paytm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阿里巴巴还与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欧洲退税机构瑞士环球蓝联、韩国互联网领军企业Kakao等海外巨头展开战略合作。

      根据女记整理,加上最新进军的南非,支付宝已经覆盖了五大洲,打通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金渠道,跟2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包括Visa、万事达、JBC、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在货币结算上,支付宝已支持18种境外货币结算。支付场景上,2017年1月份,支付宝进军日本,全日本近1.3万家罗森便利店、以及东京地区的3500余辆出租车全部支持支付宝扫码付款;2017年春节前,欧洲米兰、慕尼黑、赫尔辛基机场上线即时退税到支付宝服务;2017年2月6日,芬兰航空客机接入支付宝可支持乘客的购物与服务的付费;4月4日,支付宝接入意大利首批店铺。

      微信

      支付宝冲在前面,微信也步步紧逼。

      相比支付宝的策略,微信更偏爱一城一地的攻坚战。5月4日,微信支付宣布携手CITCON正式走进美国,至此,微信支付已登陆1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外币直接结算。据称,进入泰国近一年后,今年4月微信支付宣布其在泰国的业务跟去年同期增长达到6倍。

      公开资料显示,微信支付目前已完成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察,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参与及计划参与的10个行业包括货物贸易、旅游租车、留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国际物流等。

      其他支付公司

      除了两大支付巨头,不少支付机构都在抢占庞大的海外市场——毕竟相较于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瓜分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目前争取的空间更大。

      女记整理发现,当前包括百度钱包、翼支付都已经已经布局海外支付市场。其中百度钱包已经在泰国上线,与400多家商户合作,下一步预计将在韩国、日本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上线。翼支付已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上线。

      海外支付存在的监管风险

      近年来,海外支付的发展确实是让大家感受到便利。但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发展的不完善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掩饰、隐瞒贪污贿赂、网络赌博、走私犯罪等犯罪所得开辟了新的洗钱通道,应该引起关注。

      女记共享一段干货,帮你看清监管规范背后的行业监管漏洞。

      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潜在洗钱风险分析

      (一)客户身份信息审核不严容易产生虚假交易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境外收单业务中,银行凭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购汇清单办理批量购汇,并按其发出的清算指令向境外商家进行外汇支付,在此情况下,境内合作银行对境内买家和境外商家的身份基本情况并不知晓,对跨境交易背景、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也无法审核,难以达到“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遵守境外国家(地区)法律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通过有效手段核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容易成为非法资金的流通渠道,带来跨境洗钱风险。

      (二)网络交易的匿名性和隐蔽性诱发诈骗活动

      由于网上交易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境内不法分子通过设置虚假境外IP地址,销售冒牌海外货品,让购买者误以为是境外商家,从而实现诈骗犯罪。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购买者对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流程以及后果的不熟悉,利用安全漏洞骗取钱财,例如,支付平台中有取消支付的选项,在取消支付后,如果直接撤销刚才的取消操作再次确认支付,买家的钱就在未收到购买货品前转入了商家的账户中,造成诈骗。

      (三)境内外机构的合作容易产生监管空白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境外银行或境外支付机构合作,而我国监管机构无法对境外机构进行监管,因此,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境外支付机构合作的监管是一个灰色地带,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

      还能在海外愉快的“买买买”吗?

      最后,各位爱海外“买买买”的用户们最关心的还是“我们还能愉快的使用支付宝/微信在海外‘买买买’吗?”

      女记为此连线了包括日本、美国、香港、欧洲在内的多国用户,从反馈回来的情况看,目前各地支付宝和微信仍可正常使用。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