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WEMONEY讯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签名正式走向云服务,艾瑞咨询研究院在24日发布了《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颁布电子签名法后,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工作稳步推进。各类电子商务活动对电子合同的需求变得愈发强烈,《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均明确了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规范,为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的应用推广创造了必要条件。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爆发是电子签名正式走向云服务的催化剂,新兴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创业公司纷纷涌入市场。
报告指出,第三方电子签名行业依然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市场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第三方电子签名领域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初步显现。目前,基于现阶段政府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电子签名作为数字化办公“最后一公里”,正在迎来行业发展的爆发期。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大热的的区块链技术也为电子签名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主要是应用于电子存证和智能合约。报告认为,现阶段电子签名服务商大多将区块链技术使用在电子存证上,通过实时固化签署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数据,解决当前电子存证中存在的“自证”问题,真正实现电子签名的可溯源、防抵赖和防篡改。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特性,能够与中心化的公钥加密技术形成互补,正在逐渐成为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的标配。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在电子签名领域落地的第二步,部分领先的电子签名服务商已经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运用区块链技术让合同从缔结到确认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由代码自动判断和执行,能够在提高交易透明度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是未来电子签名技术的探索方向。
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是区块链应用落地的众多受益主体之一,自2016年以来一些电子签名行业领先企业率先参与区块链的跨行业联盟,例如e签宝通过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设立的密码学与区块链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电子签名前沿技术,培养产学研一体的行业精英,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存证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报告指出,具备交易双方关系对等、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和非即时性交易三大特点的互联网金融,目前率先成为主流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的发力重点。大型制造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由于部门结构复杂、业务交易频繁,同样对电子签名表现出比较迫切的需求。包括B2B电商、在线旅游、长租短租等在内的互联网平台,正逐渐成为第三方电子签名重点拓展的领域。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