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对阿里、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开展立案调查,并对阿里集团开出182.28亿天价罚单。2021年互联网企业反垄断监管“大戏”拉开序幕。在此背景下,大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究竟如何布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在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治学修身”学术论坛上,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合作导师姜兆华做了题为《大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学术报告。报告会上,姜兆华分析了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崛起的原因、垄断地位的形成和未来发展趋势。
姜兆华认为,阿里、腾讯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短短几年生态市值超过10万亿,他们的成长首先应感谢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中国;更应回馈的是14亿中国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如此宽容互联网的成长,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红利。
对互联网企业实施反垄断监管,究竟是杀富济贫还是替天行道?姜兆华指出,实施《反垄断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许任何一个企业通过资本加持获取市场支配权,操控市场价格的行为。对阿里集团182.28亿罚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互联网企业企图垄断市场行为的一种“敲山震虎”,是在替天行道,这个“天”就是14亿中国人,这个“道”就是14亿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在回答“新形势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应对外国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时,姜兆华说,中国向来具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能力。今天的互联网,中国引领全球,未来还会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经历了武汉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世界的各种挑战;反垄断市场监管划定了公平竞争赛道,中国互联网企业将沿着这一轨道,行稳致远。相信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未来,会比今天更好。
(作者系恒丰银行总行零售战略规划管理部负责人,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