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北京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唯一获评“北京老字号”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大局中担使命、展作为,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合格答卷。
截至2024年末,北京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达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9%和0.71%;不良贷款率0.96%,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22.71%,较年初提高40.6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93%,较年初提高0.89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年初提高3个百分点,35项年度结构调整目标、106项工作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逢农不让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作为首都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农商银行根系“三农”本源,始终坚守支农初心,立足北京“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发展方略,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贷款投放,连续多年在北京中资银行信贷政策导向评估中获评乡村振兴领域最高等级。截至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96个百分点,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26.2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累计投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70亿元,农担合作业务累计投放规模和增幅位居同业第一。依托多年在农村市场的经验积累和产品积淀,创新推出“保供e贷”“浓蜜贷”“农保快贷”等产品,优化“新民居”贷款助力乡村住房升级,打响“凤凰助飞”招牌,打造6大类29款涉农特色融资产品体系,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亿元。在全市落成17家“浓情驿站”乡村金融综合体,成为扎根农村沃土、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系统构建方法论 为“五篇大文章”绘就绚丽蓝图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活水滴灌实体经济,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供给,运用新的方法论做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以“专精特新信用贷”为核心的专属综合产品服务矩阵,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50.37亿元,同比增长13.56%;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1580户,同比增长35.62%。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科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最高等级。
厘清绿色金融发展脉络。构建“绿色+科技”“绿色+制造业”“绿色+农业”等多元服务模式,为16个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授信超百亿元,报告期末,“绿色+制造业”贷款余额37亿元,“绿色+科技”贷款余额69亿元,“绿色+建筑”贷款余额176亿元,绿色债券持有量超90亿元,推动“绿色+科技”债券发行落地。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搭建普惠金融前中后台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凤凰e贷”线上产品体系,推进拓客渠道由单一获客向平台化、生态化获客发展。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9亿元,同比增长32.8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2646户,同比增长44%。
拓展养老金融发展模式。搭建“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养老产业金融”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银发经济。创新宜居贷”解决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需求。焕新“金色时光”品牌,精心打造“磁力彩虹计划”,全面扩大养老助残卡消费场景。报告期内,养老助残卡三方快捷支付累计笔数5876万笔,累计消费金额4.03亿元。
打造数字金融动力引擎。深入推进数字金融战略,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模式,大力推广“农商e信通”“农商e链通”“e商通”等线上贷款产品,创新推出线上担保贷款产品“农商e保通”。
紧扣首都脉搏 为实体经济滴灌金融活水
全力支持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报告期内,累计投放贷款超3000亿元。强化首都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支持力度,成功支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丽泽数字金融科技园等全市重点项目,支持“3个100”、北京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合计40个,提供授信414.45亿元。
全力推进金融“老字号”服务“北京老字号”。系统部署和组织推动金融服务“北京老字号”各项工作,鼎力支持党建引领老字号产业创新联盟,累计为31家北京老字号企业提供54.55亿元授信支持。
落地支持北京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聚焦高频生活场景实现快捷支付交易金额1900亿元。搭建“泛家装”金融生态消费场景,全年累计投放“两新”贷款超240亿元,凤凰乡村游平台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7000余斤。
有力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京津冀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授信余额635亿元,涉及项目95个,携手三地农金机构推出的“京津冀农银通”银行卡,发行量超千万张,有效提高了三地客户资金的跨区域、无成本、便捷化流通。协同京津冀三地农金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协同发展联合倡议书,共同构建农金体系通用平台、通用技术,打造“生态+批量”接力获客发展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贡献农金力量。
聚焦发展愿景 为高质量发展开拓奋进之路
作为植根首都的国有金融机构,北京农商银行肩负新时代经济转型浪潮中奋楫向前的发展使命。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
系统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依法合规、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全年推出45项新机制新办法。全面优化以战略为引领的公司治理体系,初步构建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实现首次升级。提速加力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精简组织架构,优化部门职能,形成层层递进、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机制。着力建设强大专业总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两大中台能力建设。
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风险偏好量化传导体系,动态优化信贷及投融资政策,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策略研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容忍弹性,构建智能化风险监测体系,全年不良贷款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保持在300%以上,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优良。
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明确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智慧经营和监管合规四大数字化转型主题,建立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机制,构建“治用并举、以用促治”数据治理体系,以数字金融重塑发展生态,开发线上化、智能化金融产品,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农商银行深化改革、砺剑拓新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北京农商银行将持续厚植首都热土,锻造战略执行力和数字科技能力“双一流”的农商银行,打造公司、零售、国际三大业务支撑经营发展新局面,以更昂扬的姿态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谱写农商篇章!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