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文字节——银行数字化创新主题征文大赛”由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未央网联合主办,和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以下为参赛者投稿。
作者:江苏银行如东支行 徐思哲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所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以及新产品服务等。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银行依靠融资中介的身份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许多融资者被银行排除在业务目标范围之外。
而如今,科技可以使人们跳过中介直接完成交易,这就为被排除在外的融资者提供了融资渠道。此外,金融科技还具有独特优势:效率高成本低、金融服务门槛低和拥有还款人的海量行为数据等。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曾表示,科技革命和改革的全面深化正在深刻改变金融业的发展方式,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全面推进转型变革。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当前,数字化转型将为银行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防范金融风险当中已然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转变客户经营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虽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但其产品有着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些产品在过去同质化需求规模庞大的市场是有效的,但在当前人们需求日趋个性化的时代却难以存续。
因此必须设立专业的市场研究团队,调研当前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发展状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预测客户需求方向,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产品与非金融产品,以抢占产品设计优势。要塑造企业情感文化形象,从情感联系的角度与客户沟通,改变以往格式化的品牌传播方式。
(三)加强信息管理
从外部看,虽然商业银行拥有的财务数据、支付流水以及个人信息等大量结构化数据更容易开发客户,但互联网中视频、图片以及网页浏览等非结构化数据正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
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日趋微薄,因此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构建专门的信息处理团队、加大信息处理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量、认真谨慎地开展新型技术的业务运用;必须积极推动数据开发和信息运用:构建信息运用策略以抢占信息优势,从资源配置、产品和支付中介转型为信息中介。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包括风险管理理论、治理机制理论、经营决策理论等。
随着人们不断地实践,理论也在相应地升级改善。但由于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数据更新飞快,一些理论基础的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新技术的变革速度。而当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大多还停留在实践、数据和现象层面,没有理论性的市场观察、引导与决策。
科学有用的理论需要专业人员多次反复实验、总结归纳,而在科技金融时代,各种新兴金融机构的出现,使银行业的竞争力相对下降,人才资源短缺,导致理论研究步伐放缓。理论研究的支撑是各个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如何在信息变得更快速的环境下推出前沿高效的理论,这是各银行不可逃避的难题。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