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佰业绿色科技: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5-10 13:54:27 佰业绿色科技 数智平台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5-10 13:54:27

    核心提示“青碳行”项目是在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出的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

    网站文章置顶图750x300

    案例名称

    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

    案例简介

    “青碳行”项目是在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出的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

    市民通过在“青碳行”注册参与获得按《青岛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计算得出的“绿色出行碳减排值”,以数字人民币进行计价和兑换,采用金融创新、可信技术、规范机制等手段,倡导公众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创新技术及应用模式

    该项目在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

    一、设计理念的创新

    通过一个碳普惠平台“青碳行”,融合了“绿色出行”和“健康中国”两项国家战略,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结合,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倡导和引导公众简约适度、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构建碳普惠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入手,为未来数字金融和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城市级实施方案样本。

    二、技术手段的创新

    “青碳行”融合了“区块链+数字金融”技术,将公众的低碳行为(如公共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通过青岛市碳普惠减排方法学对应核算形成“碳减排值”,将步行、骑行等健身活动形成“精力值”,以分布式记账技术记录在具有金融级安全和高稳定性的中国工商银行“工银玺链”区块链上,在平台内为公众开立碳账户和健康运动账户,分别积攒碳积分和精力值,以数字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

    一是与数字金融相结合,创新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了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同时利用数字人民币可编程性能便捷的特性实现场景适配,助力金融科技创新,赋能数字化城市建设。

    二是与区块链结合,青碳行依托工行“工银玺链”区块链技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确保了碳资产等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唯一性,为市场参与方提供相应的绿色金融服务。

    三是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学,按照统一的方法学标准,核定计算低碳出行的碳减排值,通过技术、制度等手段真正解决了让绿色低碳行为可度量、可见、可信,从用户出发设计和推出易用、安全、有效的应用。

    三、运营模式的创新

    一是创新了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青碳行”自上线以来,先后开展了多个主题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累计发放百万余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助力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普及和推广,对培养公众了解和使用数字人民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创新了“所行即所得”、“所见即服务”的模式,公众通过自己的低碳出行行为、健身运动等行为获得相应的收益。

    以下为App部分活动截图:

    1

    2

    项目效果评估

    一、经济效益方面

    绿色出行产生的低碳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协同进步。例如,通过公众个体的绿色出行减排来“中和”企业的一定量的碳排放,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根据《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预计“十四五”期末,青岛市碳普惠总量将达到653.58万吨;参照北京绿色交易所CCER的平均交易价格40元/吨计算,则“十四五”期末,客流固定情境下城市因碳减排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2.61亿元。

    二、社会效益方面

    一是提升社会运行效率,通过倡导绿色出行,转变现有出行模式,加强出行智能化发展,提高出行效率,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二是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环境管理的变化程度。以青岛为起点,从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为切入点,逐步带动政府职能部门、节能减排企业、环保民非组织、公众等的广泛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绿色生态。

    三是可加速生态服务功能的产业化发展,使得生态服务系统在市场准则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生态消费价值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产业化健康发展。

    四是通过平台推广步行和骑行,可以有效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项目牵头人

    孙宝娣

    项目团队成员

    孙宝娣、李玲丽、李学会、王明霞、赵晟旻、苗全全、张俪荧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收藏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