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指出,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银行业积极发挥资金融通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将稳健增长,让利实体经济保持应有力度,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情况持续向好。
2024年,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平稳增长,总资产达到380.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总负债350.9万亿元,同比增长7.3%。资产负债规模增速与经济发展及实体经济的需求相匹配,保障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从全年节奏看,年初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快于年末,四季度商业银行扩表增速放缓较为明显。信贷继续在银行规模增长中扮演重要作用,12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52.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存量规模的61.84%。在防止资金空转的政策导向下,信贷资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025年,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银行将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同频共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贷款和存款将继续驱动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预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全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新增信贷将更多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有效衔接房地产和城投公司的信贷需求缺口,成为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新动能。2025年上半年,在银行“开门红”活动推动下,预计资产和负债增速保持在9%左右。
利息收入方面,净息差仍是关键影响变量。202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为历史新低,未来预计将延续下降趋势。2025年,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一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将持续。政策实施层面,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分两步走,2024年四季度LPR仍沿用2023年末4.2%水平,LPR基准调降大部分影响集中在2025年。二是新发生贷款仍处于下行趋势。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4%,较9月下降17个基点;新发生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较9月下降21个基点;2025年仍可能延续这一趋势。三是人民银行可能适时降息,对银行业净息差带来压力。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