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当年轻人开始 “反向养老”:中小银行如何用创新服务抓住 Z 世代的心

    王润石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4-22 16:55:08 金融服务 中小银行 银行动态
    王润石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4-22 16:55:08

    核心提示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年轻群体增强备老意识、培育养老金融理念?答案就藏在差异化策略与创新服务之中。

    “25 岁开始养老规划早不早?”“月薪 8000 该存多少钱养老?”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年轻群体养老规划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2024年《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显示,35 岁以下人群中,超过 60% 已意识到养老储备的重要性,但仅有不足 30% 制定了系统规划。面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年轻群体增强备老意识、培育养老金融理念?答案就藏在差异化策略与创新服务之中。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重塑年轻群体认知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传统说教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早已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场景化内容营销、职场渗透和校园教育,构建起覆盖年轻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

    场景化内容营销:让知识 “活” 起来

    1、开发 “养老金融知识图谱

    将复杂的养老金融概念转化为短视频、互动 H5、漫画等轻量化内容,通过抖音、B 站、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精准触达。例如,设计 “30 岁养老压力测试” 小游戏,用户只需输入当前收入、储蓄等数据,就能模拟出不同储蓄率下的退休生活品质。当看到 “每月少喝两杯奶茶,退休后每月多领 500 元养老金” 这样直观的对比,年轻人对养老规划的兴趣自然被激发。

    2、职场渗透,从入职开始的理财课

    中小商业银行可与地方人社局、产业园区展开深度合作,推出 “职场新人养老第一课”,并将其嵌入企业入职培训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设计个性化案例模板。对于 IT 从业者,突出职业周期短、技术更新快带来的收入波动风险;对于自由职业者,则强调收入不稳定时的养老储备策略。这种贴合实际的内容,能让职场新人深刻认识到养老规划的必要性。

    3、通过校园金融实验室,在游戏中学习理财

    在高校开设 “人生现金流沙盘模拟” 选修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规划。学生们可以模拟从毕业求职、结婚生子到退休养老的全过程,在 “游戏” 中理解跨期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联合学联开展 “养老规划创意大赛”,选拔校园养老金融宣传大使,让学生们成为养老金融知识的传播者,实现 “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的效果。

    二、打造智能化顾问中台,破解服务能力瓶颈

    面对庞大的年轻客户群体,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难以满足需求。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智能化顾问中台,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1、数字员工矩阵:随时随地的理财顾问

    构建 “AI 养老规划师 + 远程专家 + 线下顾问” 三级服务体系。AI 养老规划师作为 “先锋部队”,通过开发的智能诊断工具,5 分钟内就能生成包含替代率缺口、风险承受力评估的初步报告。对于复杂案例,系统自动转接远程专家或线下顾问,确保客户得到专业、个性化的服务。无论客户身处何地,都能随时获得养老规划建议。

    2、动态配置引擎,因人而异的投资方案

    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行为分析模型,结合区域经济特征,设计动态再平衡算法。以三、四线城市为例,考虑到当地居民收入波动性较大,为外卖骑手设计 “收入旺季自动增配养老定投” 功能。当骑手在节假日等订单高峰期收入增加时,系统自动将部分收入转入养老定投账户,帮助他们在收入可观时为未来做好储备。

    3、知识图谱赋能,政策解读 “秒懂”

    建立养老政策解读知识库,实时更新税收递延、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变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政策影响量化分析。当客户咨询相关政策时,顾问能快速调用知识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客户讲解政策对其养老规划的影响,避免客户因政策理解困难而放弃养老投资。

    三、产品创新实施 “四维穿透” 策略

    产品是银行服务的核心载体。中小商业银行需从时间轴、现金流、场景化、生态化四个维度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年轻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维度

    产品策略

    示例产品形态

    时间轴

    生命周期动态调整型

    目标日期基金自动滑行机制

    现金流

    收入波动适配型

    自由职业者 “收入峰值自动锁定” 年金

    场景化

    特定需求触发型

    婚育补贴自动转存养老账户功能

    生态化

    跨界权益融合型

    养老积分兑换健康管理服务


    时间轴维度的目标日期基金自动滑行机制,会随着客户临近退休年龄,自动调整资产配置,降低风险;现金流维度的 “收入峰值自动锁定” 年金,能帮助自由职业者在收入高时多储蓄,为退休生活提供保障;场景化的婚育补贴自动转存养老账户功能,将人生重要节点与养老规划相结合;生态化的养老积分兑换健康管理服务,则让客户在养老投资的同时,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四、构建区域化生态合作网络

    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对本地市场的熟悉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与政府部门、特色产业、保险公司等合作,构建区域化生态合作网络,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养老金融服务。

    1、政务数据联动,养老账户 “一目了然”

    对接社保系统开发 “养老三支柱可视化看板”,整合基本养老金预测、企业年金数据和个人储蓄账户信息,打造区域养老金融数据中台。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养老资产全貌,包括未来养老金的预计领取金额,从而更科学地制定养老规划。

    2、产融结合创新,生意养老两不误

    与地方特色产业合作,例如可以和各类批发市场推出 “经营贷 + 养老储备” 组合产品。商户在申请经营贷款时,银行根据其交易流水,将一定比例资金转化为养老定投额度。这样既能满足商户的经营资金需求,又帮助他们为养老提前做准备,实现产融双赢。

    3、银保协同破界,养老保障更全面

    联合保险公司开发 “长期护理险 + 养老社区入住权” 组合产品,针对独生子女家庭设计 “护理金提前折现养老储备” 方案。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对父母养老护理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选择。

    五、数字化运营闭环构建

    通过构建数字化运营闭环,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增强客户黏性,引导客户形成长期的养老投资习惯。

    行为银行体系:“好习惯” 换福利

    建立养老准备力评估模型,将绿色消费、健康管理等正向行为转化为 “养老积分”。客户用积分可抵扣管理费,或兑换体检服务、健康课程等。这种激励机制让客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也为养老储备积累资源。

    1、游戏化激励机制,在 “玩” 中理财

    设计 “养老小镇” 元宇宙社区,用户通过完成养老知识学习、定投计划执行等任务获取虚拟资产,虚拟资产可兑换现实权益。例如,连续一个月完成养老定投计划,就能在元宇宙社区中解锁新的虚拟建筑,还能兑换线下咖啡馆优惠券。将枯燥的理财过程变得有趣,激发年轻人参与养老规划的积极性。

    2、代际账户联通,家庭养老更安心

    推出 “家庭养老账户”,实现父母医疗支出与子女养老储备的智能联动。开发 “亲情定投” 功能,当父母医疗费用增加时,系统自动调整子女的养老定投金额,在保障父母医疗需求的同时,维持家庭财务的平衡。

    六、风控与合规特别考量

    在创新服务的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必须严守风控与合规底线。

    1、建立产品适老化评估体系

    针对县域客群,设计 “三层白话披露” 机制,包括专业版、简明版和方言语音版的产品说明书。运用 AI技术演示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资金波动情景,让客户更直观地了解投资风险,避免因信息理解偏差而产生纠纷。

    2、压力测试工具箱

    开发区域经济敏感性分析模型,模拟地方支柱产业波动对养老资产的影响,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建议。例如,当某地区主要产业面临衰退风险时,银行及时提醒客户调整养老投资组合,降低潜在损失。

    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聚焦 “服务下沉、科技赋能、生态共建” 三大着力点,利用数字化手段突破服务半径限制,发挥本地化优势,有望打造 “社区养老金融管家” 的新模式。在满足年轻群体 “即时满足与长期主义” 矛盾心理的过程中,用游戏化交互重构养老金融体验,形成 “认知唤醒 - 行为转化 - 生态绑定”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年轻群体的养老规划保驾护航,也为自身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